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书事》
《山中书事》全文
宋 / 陈必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天气如春盎,连朝未有霜。

数蝉嘶老木,一鸟渡寒塘。

风竹写晴影,水花临晓妆。

静中观物化,此意等羲黄。

(0)
翻译
天气像春天般温暖,连续多日没有降霜。
几只蝉在老树上鸣叫,一只鸟儿飞过寒冷的池塘。
微风吹过竹林,留下晴朗的光影,水面上的波纹像是晨起的妆容。
在宁静中观察万物变化,这份心境如同伏羲和黄帝时代的淳朴自然。
注释
天气:形容气候温暖。
春盎:春天般的温暖。
霜:霜冻。
数蝉:几只蝉。
老木:老树。
寒塘:寒冷的池塘。
风竹:风吹过竹林。
晴影:晴朗的光影。
晓妆:早晨的妆饰,比喻水面的波纹。
静中:在宁静中。
物化:万物的变化。
羲黄:伏羲和黄帝,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君,象征原始、自然。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陈必复的《山中书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中景象。首句"天气如春盎",以春天般的温暖和生机来形容当时的气候,展现了大自然的和煦与宜人。接下来的"连朝未有霜"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温暖,说明连续多日没有降霜,万物生长显得格外活跃。

"数蝉嘶老木"通过蝉鸣声,描绘出老树在温暖阳光下发出的生命力,蝉鸣与老木相映成趣,富有季节感。"一鸟渡寒塘"则转而描绘一只小鸟飞过寒冷的池塘,动静结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风竹写晴影"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吹过竹林的景象比喻为竹子在风中书写晴朗的光影,形象地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变幻之美。"水花临晓妆"则以水花仿佛在晨光中梳妆打扮,赋予静态的水面动态的美感。

最后两句"静中观物化,此意等羲黄"表达了诗人于静谧之中观察万物变化,感受到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深远意境,与远古的羲皇时代相提并论,传达出对自然和谐与永恒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陈必复
朝代:宋

陈必复,字无咎,号药房,长乐(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间居封禺山中,结屋为药房吟所。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江湖后集》卷二三)。十一年为林尚仁《端隐吟稿》作序。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山居存稿》一卷。事见《南宋六十家小集·端隐吟稿》序。 陈必复诗,据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题新泉

舍北洗山如有待,舍南泉发本无期。

羁愁尽落清音里,不用骞公读楚辞。

(0)

寒甚

二月春风著意来,毡裘北客尚低回。

只应是日无何逊,江上梅花未肯开。

(0)

夜来枕上得四绝句因视王性之谢其相访也末专为渠作·其三

三川皆震大灾异,汴水绝流上帝仁。

不使六龙远巡幸,兴王茜地福重新。

(0)

近作小池颇有野意日晚临流吟柳浑独不见慨然有作

无波枉渚若堪凭,白露青蘋更可陵。

过尽秋风独不见,此时肠断柳吴兴。

(0)

江上独坐

少时曾识京华乐,老得江山怀抱开。

风月不谈辜此夕,恨随潮去与潮回。

(0)

再和圆机梅绝句·其一

一年春色已平开,始见芳香傍砚台。

惭愧梁园飞雪里,几番玉斝醉新梅。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