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谢堂前寄此生,迩年毛骨变轻明。
乌衣道远归来老,红线楼高飞出惊。
华月照梁空有影,柳风吹雪只闻声。
谁家宝匣新开处,应对青鸾恨不胜。
王谢堂前寄此生,迩年毛骨变轻明。
乌衣道远归来老,红线楼高飞出惊。
华月照梁空有影,柳风吹雪只闻声。
谁家宝匣新开处,应对青鸾恨不胜。
这首诗《白燕》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燕的形象与情感。
首联“王谢堂前寄此生,迩年毛骨变轻明”,以“王谢”典故起笔,暗喻白燕虽生于富贵之家,却历经岁月变迁,其羽毛色泽变得更为轻盈明亮,寓意着白燕在时间的洗礼下,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美丽与优雅。
颔联“乌衣道远归来老,红线楼高飞出惊”,运用对比手法,描述白燕从遥远的乌衣巷归来时已显老态,而当它飞离高耸的红线楼时,又让人心生惊异,展现了白燕飞行时的壮丽景象和其生命力的顽强。
颈联“华月照梁空有影,柳风吹雪只闻声”,描绘了一幅月光下的画面,白燕的身影在华美的月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而柳风轻拂,雪花飘落,只有声音传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白燕的灵动与神秘。
尾联“谁家宝匣新开处,应对青鸾恨不胜”,以设问的方式引出对白燕命运的思考,仿佛在询问:是谁家的宝匣刚刚开启,让白燕与青鸾相遇,却又不得不面对无法言说的遗憾与痛苦。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让人不禁为白燕的命运感到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燕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与生命的坚韧,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相伴的感慨。
活骷髅。算来有甚风流。
着衣衫、遮形盖体,弄精神、虚度春秋。
又不念、无常近也,又不怕、阎老来勾。
巧使机关,张罗活计,忙忙劫劫苦贪求。
空热闹虚名薄利,分外惹闲愁。
三寸气,一朝断了,独卧荒丘。
叹古今、几番成败,光阴迅速难留。
好翛闲、修真养性,把从前、伎俩都休。
放下尘劳,悟明心地,凌风飘荡野云收。
江山静,太虚空廓,星月照瀛洲。
真个好,逍遥快乐,不羡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