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秀才归江南》
《送李秀才归江南》全文
唐 / 韩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

野水吴山出,家林越鸟飞。

荷香随去棹,梅雨点行衣。

无数沧江客,如君达者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离去友人的惜别之情和赞美之意。

"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 这两句是说友人在经过充满花香的淮河岸边后,又继续向东回归自己的家乡,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愁和对远方旅途的无限延伸。

"野水吴山出,家林越鸟飞。" 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归乡路上的自然风光,流淌的野水源自著名的吴山,家园的林间传来了归巢的鸟鸣声,为诗中增添了一抹生动之笔。

"荷香随去棹,梅雨点行衣。" 这两句则是从细节入手,荷花的清香伴随着友人的船只渐行渐远,而梅雨如细雨般轻拂过旅途中的人衣,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情境。

"无数沧江客,如君达者稀。"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词,无数的旅人沿着沧江行进,但像李秀才这样有学问、有才能的人却是难得,表明了诗人对其才华和品格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又不失优雅的情怀,是一首送别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韩翃

韩翃
朝代:唐   字:君平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生辰:754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猜你喜欢

月季花

谢了还开肯悟空,一年三十六旬中。

相看谁有长春艳,莫道花无百日红。

酡风倚娇承舞雪,瘦枝扶力借柔风。

四时常吐芳姿媚,人老那能与此同。

(0)

次韵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遨

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船。

人语车声喧法曲,花光楼影倒晴天。

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

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苏仙。

(0)

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

归去来兮,吾无以归奚以归。

既身不足以任责,畏首尾而心悲。

慕往昔之经世,嗟吾力之莫追。

彼辞位而灌园,岂吾今之独非。

雨冥冥而荷笠,榛莽莽而褰衣。

我行野而视天,觉宇大而身微。

乃矜虻蚷,止驱息奔。背隍筑室,面坂植门。

三绶从褫,图书尚存。

忘瓠落之可忧,比浮海之为樽。

跞太初而游意,弊无极而彫颜。

反国蜗而自足,俯巢幕而亦安。

解予辔之沃濡兮,脱予辖之间关。

识鸟鸣而物华,陶阳气以流观。

悟息渊而消枝,亦墐户而俱还。

惟文字之幼工,则虽老而桓桓。

归去来兮,彼河滨之善游。

或往学而丧生,复裹粮其安求。

善陶生之达情,不与世兮同忧。

实迷途其已远,惧斯人之莫畴。

或待兔守株,或遗剑刻舟。

虽成事之不说,聚悔踰于山丘。

庶西方之至言,聊反闻而逆流。

守一静而为君,亦何往而不休。

已焉哉,一昼一夜成四时。

子之叹川逝不留,颓光不可使东之。

韩终王子乔,汗漫难与期。

俯寸田之荆棘,曷不旦耘而暮耔。

悲在堂之蟋蟀,惭不乐于唐诗。

悟死生之如梦,亘今古而无疑。

(0)

再用韵答

不羡丛菊并二螯,羡君出语真俊豪。

崛奇退之石鼓句,清逸永叔庐山高。

壮怀倾倒涌泉寺,健笔嘘吸沧海涛。

后期进步登大顶,上续风雅卑庄骚。

(0)

过新蓬二岭

新岭高,蓬岭高,两山前后争嶆峨。

世途平处多风波,何如岭峤肩相摩。

脚踏实地无偏颇,著身高处不为劳。

新岭高,蓬岭高,勿令此地生蓬蒿。

(0)

枯崖韵速藏叟和篇

暗尘侵古镜,抱膝月台吟。

大吕呼不出,小诗留至今。

五言诗未下,什袭意何深。

莫是推敲了,禅馀自赏音。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