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遨》
《次韵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遨》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船。

人语车声喧法曲,花光楼影倒晴天。

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

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苏仙。

(0)
注释
金狨:一种珍贵的猴类,这里形容马的装饰华丽。
晓莺:清晨的黄莺,象征着生机和宁静。
法曲:古代宫廷音乐,形容繁华景象。
晴天:明亮的天气,反衬出喧嚣。
化鹤:传说中仙人的变化,表示超凡脱俗的生活。
海上看羊:寓言式的漂泊,可能指长期在外的经历。
遨头:古代官职,负责娱乐活动。
俗眼:普通人的眼光,与前文的超凡形成对比。
苏仙:可能是诗人自指或赞美某位有才华的人。
翻译
金色狨猴拴马在清晨莺鸟旁,不同于春天江面上的船只。
人声车马喧闹如同法曲,花光与楼影倒映在晴朗的天空。
人间生活如化为鹤已历经三千年,海上漂泊看羊已有十九年。
我归来仍令世人惊讶,风流文采和古迹都属于苏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遨》。诗中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富有诗意的春日景象。首句“金狨系马晓莺边”以金狨(一种华丽的马饰)和晓莺为背景,展现出清晨的华贵气氛。接下来,“不比春江上水船”暗示了陆地上的繁华与江上乘船的悠闲不同。

“人语车声喧法曲”描绘了人群的喧闹,法曲声中透出皇家仪仗的庄重。楼台花影在“花光楼影倒晴天”中倒映在晴朗的天空,画面生动,色彩斑斓。诗人通过“三千岁”和“十九年”这两个夸张的时间概念,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最后两句“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苏仙”,诗人以“遨头”自比,表示自己虽身处世俗之中,但保持着超然风流的态度,同时暗指自己的文采风流如同古代仙人苏仙一样。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与文渊游聘君亭分题和文渊亭字韵

东湖九日水如冰,画舫还寻孺子亭。

雨后断云归冉冉,天寒孤雁去冥冥。

兰苕散漫池塘远,松竹参差岛屿青。

贪惜上恩归未得,自怜双鬓欲垂星。

(0)

和通判朝奉宋丈·其一

尘事如毛日日生,故园久拟问归程。

飞鹏怒薄扶摇上,病骥饥寻巀嵲行。

绿野尽头迷汉水,白云深处是樊城。

私怀借问何其似,祇看摇摇车上旌。

(0)

皇帝郊祀礼毕诣景灵恭谢次履中学士韵

黎明驾出告熙成,朝野人呼万岁声。

日上天门春意近,雪残宫瓦晓寒生。

六龙宠护随天仗,三爵恩容醉御觥。

德似丘山纤未报,白头知愧不知荣。

(0)

谷隐寺

楼台寄山巅,屹屹与云齐。

登临览昭旷,感慨发悲悽。

西顾隆中庐,北睨汉阴畦。

愿言脱樊笼,超然此幽栖。

(0)

叔子祠堂

不折亭下柏,不采山头石。

羊公昔兹游,千载人爱惜。

焚香荐卮酒,一拜三叹息。

却汎岘水波,汪洋感馀泽。

(0)

吴园杂咏十九首·其七观德亭

男儿厥生时,弧矢射四方。

兹礼古所重,叹嗟今已亡。

典章可披寻,君试行一乡。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