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之五十亩故诗中见意》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之五十亩故诗中见意》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梦中与世极周流,错认三刀是得州。

拟学耕田给公上,要为同社燕春秋。

囊间已办青芒屦,桑间想闻黄栗留。

傥有幽人咨出处,为言无况莫来休。

(0)
翻译
在梦中我畅游世间,误以为三刀之地是得州。
打算学习耕田以供奉官府,想要像社燕那样度过春秋时光。
口袋里已经准备好了青芒草鞋,想象着在桑树间能听到黄栗鸟的叫声。
如果有隐士询问去向,我会告诉他,这里没有烦扰,不要再来打扰。
注释
周流:畅游,遍历。
三刀:可能指代某个地方或事件,但具体含义不明。
公上:官府,指上级或朝廷。
社燕:古时春季燕子筑巢于社屋,象征春天和农事。
青芒屦:用青芒草编织的鞋子。
黄栗留:黄栗鸟的叫声,可能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幽人:隐士,指不问世事、隐居山林的人。
出处:去向,出处问题可能指隐士的生活选择。
无况:没有烦扰,安宁。
莫来休:不要再来打扰,表达一种拒绝打扰的意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题为《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之五十亩故诗中见意》。诗中,诗人通过梦境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隐逸的心境。他误以为"三刀"代表得州,寓意着对世俗权力的疏离,希望能像古代农夫一样耕田自给,过上与自然和谐的田园生活。提到"桑间"和"黄栗留",暗指农事和朴素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人还提到如果有志同道合的人询问他的去向,他会告知对方,目前的状态不适合离开,暗示了他对当前生活的坚守。整首诗以元方与若拙的互动为背景,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现实中的困境。陈与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深沉,这首诗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旅怀·其五对匡庐

三年庐阜历千峰,莲社花宫处处逢。

听瀑乍疑龙起斗,窥岩常蹑虎遗踪。

灯来绝壑僧初定,云满虚堂晓未钟。

怅望风林秋又改,故吾空在却疏慵。

(0)

颜两江六十寿诗其婿陈两湖翰林代索

供奉先朝遇宠私,后人文物自应奇。

移家尚记从泸水,选婿终应向凤池。

江上花开春未晚,门前车至酒能酾。

当筵不用酬宾戏,祇诵闻莺应制诗。

(0)

病卧迟开户,心慵厌报书。

雨晴衣屡易,丰歉室常虚。

卜命从来鵩,加餐为得鱼。

无能身已赘,纵健欲何如。

(0)

大墓山哭亡弟造夫·其一

骨肉俱如故,音容尔竟沈。

可怜一抔土,遂隔九原深。

执手难凭梦,何言可寄心。

亦知年向老,犹自泪难禁。

(0)

槜李见月

槜李逢良夕,明蟾落桂华。

离情属秋暮,两地望天涯。

灵药空传世,清辉苦忆家。

关山千里外,盈晦动长嗟。

(0)

昭君词·其十

谁将弦管奉君王,明月楼中夜未央。

出塞声高调不得,由来此曲断人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