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弦管奉君王,明月楼中夜未央。
出塞声高调不得,由来此曲断人肠。
谁将弦管奉君王,明月楼中夜未央。
出塞声高调不得,由来此曲断人肠。
这首《昭君词(其十)》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昭君出塞的悲壮与哀愁。诗中以“谁将弦管奉君王,明月楼中夜未央”开篇,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在月光下,有人轻抚琴弦,为远方的君王奏响一曲离别之音,夜深未尽,情感绵延不绝。
接着,“出塞声高调不得,由来此曲断人肠”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昭君出塞。昭君的歌声虽高亢,却难以传达心中的悲痛与不舍,这正是“此曲断人肠”的深刻寓意。昭君作为汉朝公主,被迫远嫁匈奴,这一历史事件充满了政治考量和个人牺牲,诗中通过音乐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同情和对历史悲剧的感慨。
整体而言,《昭君词(其十)》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通过音乐与情感的交织,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泛松江、水遥山碧,清寒微动秋浦。
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
朝又暮。
听牧笛长吹,隐隐渔榔度。
骚人才子。
既览物兴怀,浮游尘外,啸傲剧清思。
人间世。
扰扰荣途要路。
瀛洲琼馆安所。
轩裳何似渔蓑兴,萧散龙游鹤渚。
须归去。
办双桨孤帆,云月和烟雨。
江湖伴侣。
趁社橘初黄,汀葭馀翠,成我莼鲈趣。
汹汹松风。
更浮云皓皓,轻度春空。
精神新发越,宾主少从容。
犀箸厌,涤昏懵。
茗碗策奇功。
待试与,平章甲乙,为问涪翁。
建溪日铸争雄。
笑罗山梅岭,不数严邛。
胡桃添味永,甘菊助香浓。
投美剂,与和同。
雪满兔瓯溶。
便一枕,庄周蝶梦,安乐窝中。
黄河天上派,到东海、去难收。
况镜里堪悲,星星白发,早上人头。
人生尽欢得意,把金尊、对月莫空休。
天赋君材有用,千金散聚何忧。
请君听我一清讴。
锺鼎复奚求。
但烂醉春风,古来惟有,饮者名留。
陈王昔时宴乐,拼十千、斗酒恣欢游。
莫惜貂裘将换,与消千古愁。
甚幽人、被花勾引,庭皋遥夜来去。
江空岁晚谁为伴,只有琼枝玉树。
愁绝处。
望万里瑶台,梦断迷归路。
花还解语。
更雪琢精神,冰相韵度。
粉黛尽如土。
飘仙袂,曾缀蕊珠鵷鹭。
云茵月障千步。
莫教衣袖天香冷,恐怨美人迟暮。
更起舞。
任斗转参横,翠羽曾知否。
尘缘自误。
终待骖鸾,乘风共去。
长作此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