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旅怀·其五对匡庐》
《旅怀·其五对匡庐》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三年庐阜历千峰,莲社花宫处处逢。

听瀑乍疑龙起斗,窥岩常蹑虎遗踪。

灯来绝壑僧初定,云满虚堂晓未钟。

怅望风林秋又改,故吾空在却疏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庐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首句“三年庐阜历千峰”,点明了诗人三年间遍访庐山千峰的经历,展现了其对自然的深切探索和热爱。接下来,“莲社花宫处处逢”一句,将庐山的美景比作佛门中的莲花与宫殿,暗示了庐山不仅自然景观迷人,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与宗教意义。

“听瀑乍疑龙起斗,窥岩常蹑虎遗踪”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瀑布如龙腾跃、岩石上仿佛可见猛虎足迹的情景,展现了庐山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神秘的野性之美。诗人在这里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官体验,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庐山的雄伟与壮丽。

“灯来绝壑僧初定,云满虚堂晓未钟”则转向了庐山的静谧与禅意。深夜里,山中寺庙的灯火照亮了幽深的山谷,僧人正在静心修行;清晨时分,云雾弥漫于空旷的殿堂,似乎连晨钟都还未响起。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庐山夜晚与清晨的不同景象,也暗示了佛教修行的寂静与超脱,体现了诗人对庐山禅宗文化的深刻感悟。

最后,“怅望风林秋又改,故吾空在却疏慵”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变迁与时光流逝的感慨。秋天的风吹过树林,带来了季节的更替,而诗人却感到自己虽身在庐山,但内心却因忙碌或疏懒而未能真正融入这美好的自然之中。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灵状态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山的壮丽风光与禅宗文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杂诗六首·其四

金茎高百尺,上有青铜盘。

玉屑露未饮,日入濛汜间。

此时吹玉笙,何人缑氏山。

(0)

送王元美出抚郧阳时予过豫章遥有此寄

九重新诏赐彤弓,数马曾知石庆同。

郧上共尊中执法,郢都今似右扶风。

楼开玉节筹边远,堤唱铜鞮佐酒雄。

宾从况兼文武士,登临谁不羡羊公。

(0)

朱贞吉彭稚脩出宿南浦舟中为别得寒字

交深淹旅泊,共宿楚江干。

雪积征途远,波惊客梦残。

饭牛天欲曙,枕曲夜犹寒。

星剑灯前把,他宵却自看。

(0)

答黄公绍

千里风尘澒洞间,故园秋共一尊閒。

帆前沧海卢敖路,杖底朱明葛令山。

越骑兵戈闻息战,汉家金铁许通关。

知君不上干时策,落日渔樵数往还。

(0)

七夕沈纯甫邀集禺山园同陆华父黎惟仁黄公补公绍分得台字

池阁初逢此夕杯,使君天上赐金回。

珠随明月三更出,槎似银河万里来。

砧杵乡心频作赋,河山秋色一登台。

尊前共有沉酣兴,莫遣城头画角催。

(0)

雨中渡河还光州

河边冲雨客行难,片片浮云傍马寒。

西去问津头欲白,莫令年少路旁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