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俱如故,音容尔竟沈。
可怜一抔土,遂隔九原深。
执手难凭梦,何言可寄心。
亦知年向老,犹自泪难禁。
骨肉俱如故,音容尔竟沈。
可怜一抔土,遂隔九原深。
执手难凭梦,何言可寄心。
亦知年向老,犹自泪难禁。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罗洪先在大墓山悼念亡弟时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
首联“骨肉俱如故,音容尔竟沈”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亡弟的怀念之情。骨肉亲人虽依旧在,但弟弟的声音面容却已永远消失,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哀痛。
颔联“可怜一抔土,遂隔九原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一抔土象征着弟弟的安息之地,而“九原”则代表了阴阳两界的分隔,暗示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不可逾越的距离,以及由此带来的深深哀伤和无奈。
颈联“执手难凭梦,何言可寄心”表达了诗人无法与亡弟相见的痛苦。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握住亡弟的手,更不用说用言语来寄托心中的思念。这句诗将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亦知年向老,犹自泪难禁”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并未减轻诗人的哀思。尽管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会逐渐变老,但泪水却难以控制地流淌,表现了诗人对亡弟深切的怀念和无法释怀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弟的哀悼之情,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痛苦。
袁君赠我鸡珠儿,为我更作鸡珠歌。
使我应接不能暇,欲读废食且奈何。
问余旧游吴水隈,菱芡贴水参差开。
吴中女儿娇可爱,采得鸡珠和菱卖。
当时解发林间卧,顷刻便啖三千颗。
丹篚初倾历落圆,玉肌乍剥温柔露。
芳腴满中更可人,坐令莲的无精神。
煮石太硬苦费齿,鸡珠自是真仙饵。
一朝失足辞渔矶,可怜方朔长苦饥。
明朝神武挂冠去,知余不为莼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