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流晴映晓霞班,杨汇双江叠乱山。
惊向华胥回短梦,篙师聊喜过蛮滩。
碧流晴映晓霞班,杨汇双江叠乱山。
惊向华胥回短梦,篙师聊喜过蛮滩。
这首诗描绘了乌蛮滩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首句“碧流晴映晓霞班”,以“碧流”点出水色清澈,“晴映”则展现了阳光照耀下的明亮景象,“晓霞班”则暗示了晨曦中云霞斑斓的美丽,三者结合,营造出一幅清晨水面上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画面。
次句“杨汇双江叠乱山”,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从水面转向两岸,双江汇聚,山峦起伏,杨柳依依,描绘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山水画卷。这里的“叠乱山”不仅表现了山势的险峻,也暗示了水流的湍急和复杂。
第三句“惊向华胥回短梦”,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华胥是古代传说中的国名,这里借指梦境。诗人仿佛在梦中游历了这片神奇的土地,突然被现实中的景象唤醒,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短暂的沉醉。
最后一句“篙师聊喜过蛮滩”,点出了诗人的身份——船夫(篙师),在经历了紧张刺激的航行后,终于安全通过了险恶的蛮滩,心中不禁感到一丝喜悦和轻松。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也流露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乌蛮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湖水碧溶溶,寒漪四望通。
龟鱼游浩渺,凫鹜下虚空。
爽气吟窗外,清光钓艇中。
一襟时自快,多谢北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