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鲸何壮丽。独在天池阴。骞鳍类横海。
半出似浮深。吞航本无日。
吐浪亦难寻,圣帝游灵沼。能怀跃藻心。
石鲸何壮丽。独在天池阴。骞鳍类横海。
半出似浮深。吞航本无日。
吐浪亦难寻,圣帝游灵沼。能怀跃藻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石鲸图景,生动地展现了石鲸在天池中的独特姿态与神秘力量。开篇“石鲸何壮丽”,以惊叹之语直接点明主题,石鲸的雄伟形象跃然纸上。接着,“独在天池阴”一句,既强调了石鲸的孤独,也暗示了其所在环境的幽静与神秘。
“骞鳍类横海”和“半出似浮深”两联,通过对比手法,将石鲸的鳍比作横跨大海的巨翼,同时又似半出水面,浮于深邃的水底,形象地展示了石鲸的庞大与深藏不露。接下来,“吞航本无日,吐浪亦难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鲸的强大能力,它能吞没船只,却难以寻觅其吐出的浪花,突显了石鲸的神秘与不可测。
最后,“圣帝游灵沼,能怀跃藻心”则以神话色彩收尾,想象圣帝在灵沼中游历,被石鲸的跃动之心所触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也表达了对石鲸生命力的赞美与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壮丽又神秘的石鲸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台山如招人,突兀城南隅。
我来有佳兴,不辞石磴纡。
步穷孤绝顶,局局万丈馀。
永怀旧刺史,儒冠此研书。
竟以印绶归,荣光烛乡闾。
世事几反覆,百年等须臾。
地闲芳草积,树暗怪禽呼。
空留好书名,永与此山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