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箫鼓集楼船,万里巡游瀚海边。
但慕蓬山连弱水,岂知㷭火达甘泉。
侍臣只奏凌云赋,词客虚传出塞篇。
日暮五陵原上草,古今回首一潸然。
汾河箫鼓集楼船,万里巡游瀚海边。
但慕蓬山连弱水,岂知㷭火达甘泉。
侍臣只奏凌云赋,词客虚传出塞篇。
日暮五陵原上草,古今回首一潸然。
此诗《读史》由明代诗人张鋐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过往的追忆。
首联“汾河箫鼓集楼船,万里巡游瀚海边”,开篇即以壮阔的场景展现,汾河畔箫鼓齐鸣,楼船集结,主人公远行万里,巡游至瀚海之滨,营造出一种豪迈不羁的氛围。
颔联“但慕蓬山连弱水,岂知㷭火达甘泉”,转而抒发对理想之地的向往,虽慕名前往蓬山与弱水,却不知那遥远之地是否能通达甘泉,暗含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
颈联“侍臣只奏凌云赋,词客虚传出塞篇”,通过对比侍臣与词客的行为,揭示了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往往只能在文字中表达自己的理想与情感,而真正的行动与实践却鲜有人能做到,表达了对文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思考。
尾联“日暮五陵原上草,古今回首一潸然”,以日暮时分五陵原上的草木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哀伤,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全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蝶狂风闹,不到凝香地。
谁见飞琼巧梳洗。
厌孤标冷艳,不入时宜,银烛底,酒沁冰肌未睡。
东君怜索寞,分寄寒齐,闹耐残醒嗅芳蕊。
费西湖东阁,多少诗愁,援彩笔、重与江梅品第。
算肯容、丹杏接仙游,又却要蕊宫,侍香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