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循道赴省试四首·其三》
《送王循道赴省试四首·其三》全文
宋 / 孙觌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秦俗自击缶,齐人善吹竽。

宁闻牛角斗,莫奏凤将雏。

独唱谁能晓,弥天和欲无。

中郎非俚耳,为斲爨中枯。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的《送王循道赴省试四首》中的第三首。通过对比秦俗与齐人的音乐习惯,以及牛角斗与凤雏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王循道即将参加省试的祝福与期待。

首句“秦俗自击缶”描绘了秦地人民以击缶为乐的传统习俗,暗示了粗犷、直接的风格。接着,“齐人善吹竽”则展现了齐地人们擅长吹奏竽(一种古老的乐器)的技艺,象征着高雅、细腻的艺术追求。通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形象的对比,诗人巧妙地隐喻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

“宁闻牛角斗,莫奏凤将雏”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牛角斗象征着粗鲁、低俗的行为,而凤雏则是高贵、纯洁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希望王循道在面对挑战时能保持高洁、不被世俗所染的愿望。

“独唱谁能晓,弥天和欲无”则表达了对王循道个人才能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面临的孤独感。在广大的世界中,能够真正理解和支持他的人或许不多,但这也预示着他将凭借自己的才华,在未来的道路上获得认可。

最后,“中郎非俚耳,为斲爨中枯”一句,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王循道的才华与价值。中郎在这里指的是古代善于识才的官员,暗示王循道不仅拥有才华,而且有能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就像在爨(烧火做饭的地方)中找到珍贵的木材一样,寓意着他的才华如同珍宝,终将被发现并得到赏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形象的对比,以及对王循道个人品质与才能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赴试的鼓励与祝福,同时也蕴含了对高尚人格与真才实学的颂扬。

作者介绍

孙觌
朝代:宋   号:鸿庆居士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生辰:1081~1169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猜你喜欢

登寺阁见月上率然成咏

残阳犹半谷,片月已临山。

暮色千林起,乡心万里还。

不堪常俯仰,宁有但间关。

绝世非吾意,幽栖寄暂閒。

(0)

夏养真父挽词

四十青春鬓未皤,翻如槁谢叶辞柯。

亲闱有綵今难戏,客馆无鱼尚有歌。

遗爱偏存梅渚畔,新茔空占阖山阿。

素车不得亲觞酹,别望含悲独奈何。

(0)

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凉伞从人紫罗衫镀金腰带仪物等四首·其二

重屋雕甍势欲翩,睿题藻翰揭中天。

秪缘吉德存方寸,乃尔丛霄格大圆。

传自孔门皆一道,稽诸说命合三篇。

中兴如问君臣美,万世昭时六字传。

(0)

范觉民挽词四首·其一

射策惊寰海,收名儗岱嵩。

俄从白面士,遽作黑头公。

积善龄何促,流光后必丰。

他年悲宰树,独在浙江东。

(0)

舟中即事

西来一棹任委蛇,春日惟增雨露悲。

故国佳辰逢禁火,水乡农事见扶犁。

年华祗解凋容鬓,花鸟何曾管乱离。

目极伤心谁告语,含毫独赋远游诗。

(0)

晚步

晚来聊复岸乌纱,指点园林已罢花。

高柳交阴斜日照,閒携儿稚看栖鸦。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