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犹半谷,片月已临山。
暮色千林起,乡心万里还。
不堪常俯仰,宁有但间关。
绝世非吾意,幽栖寄暂閒。
残阳犹半谷,片月已临山。
暮色千林起,乡心万里还。
不堪常俯仰,宁有但间关。
绝世非吾意,幽栖寄暂閒。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中秋夜景象的图画。"残阳犹半谷,片月已临山",表明夕阳余晖尚未完全消失,而那轮明月已经悄然升起至山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暮色千林起,乡心万里还",诗人通过对暮色渐浓和思乡之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家园的无尽眷恋。这里的"乡心"不仅是对物理意义上的家乡的留恋,更蕴含着一种精神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不堪常俯仰,宁有但间关"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一种厌倦和逃避的心态。他宁愿选择隐居山林,以此来保持心灵的独立和纯净。
最后两句"绝世非吾意,幽栖寄暂閒"表明诗人并非主动选择与世隔绝,只是因为内心的清高使他不得不暂时寄身于这片静谧之地。这里的"暂閒"也许暗示着一种期待,或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状态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以及他对于世俗与隐逸之间矛盾的心理抒发。
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
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
老火不知老,尚欲骄新秋。
金稚力未胜,如儿方唧啾。
稍养浩然气,终当凌斗牛。
巧夕乞巧者,稚儿辈可羞。
老拙眼尚明,却笑群目幽。
造物真大巧,容得智力不。
巧亦不自知,变化神鬼惊。
夏将烘炉铸,至秋成金城。
金城包宇宙,万宝藏难明。
今夕且对月,酌酒与子盟。
仁熟如美种,由我独善耕。
金声而玉振,秋乃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