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赋《四愁》,梁鸿歌《五噫》。
慷慨□□□,憔悴将焉如?
纷吾独无闷,高卧喜閒居。
世途何足数,人事本来虚。
三王无定策,五帝有残书。
咄嗟建城市,倏忽观丘墟。
明治若不足,昏暴常有馀。
寄言忘怀者,归来任卷舒。
张衡赋《四愁》,梁鸿歌《五噫》。
慷慨□□□,憔悴将焉如?
纷吾独无闷,高卧喜閒居。
世途何足数,人事本来虚。
三王无定策,五帝有残书。
咄嗟建城市,倏忽观丘墟。
明治若不足,昏暴常有馀。
寄言忘怀者,归来任卷舒。
这首诗名为《端坐咏思》,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所作。王绩以“狂士”之名著称,此诗充分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与思想。
诗中开篇即引用了张衡和梁鸿的典故,张衡创作了《四愁诗》,梁鸿则有《五噫歌》,以此来引出自己内心的感慨。接着,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深切忧虑。他感叹自己的孤独与寂寞,选择在闲居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远离世俗的纷扰。
诗人进一步反思社会现实,指出世道人心的复杂与矛盾。他批评了统治者的不公与昏庸,认为三王虽有治国之策,但终归无法长久;五帝虽有遗书,却也难逃残缺的命运。他讽刺了社会的瞬息万变,从繁华的城市到荒废的丘墟,只在一瞬间。
最后,诗人发出呼唤,希望人们能忘却尘世的烦恼,回归自然,随心所欲地生活。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真实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比、讽刺等手法,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