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上元年九月初,正南门锁涩关枢。
城上日出三丈馀,城下戢戢人嗟吁。
最怜纵横荷菜夫,欲杀青茜成蔫烟。
驴驼啮膝聚不驱,群鸡孤鹅鸣相呼。
邈然不数半与猪,客子四散别门趋。
逐臣过焉问何如,知者不告色不舒。
或言上皇帝有符,北门不开留翠舆。
金人忽屯城北隅,方今明日达聪俱。
司门郎官上奏无,未几金人来坦涂。
城南铁骑柴奚车,焚荡辅郡陵别都。
衣冠南下满江湖,白头辞臣思献书。
洪范灾异信岂诬。
今上元年九月初,正南门锁涩关枢。
城上日出三丈馀,城下戢戢人嗟吁。
最怜纵横荷菜夫,欲杀青茜成蔫烟。
驴驼啮膝聚不驱,群鸡孤鹅鸣相呼。
邈然不数半与猪,客子四散别门趋。
逐臣过焉问何如,知者不告色不舒。
或言上皇帝有符,北门不开留翠舆。
金人忽屯城北隅,方今明日达聪俱。
司门郎官上奏无,未几金人来坦涂。
城南铁骑柴奚车,焚荡辅郡陵别都。
衣冠南下满江湖,白头辞臣思献书。
洪范灾异信岂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南门》,描绘了南宋初年的一段动荡时期。诗中通过描绘上元年间的京城景象,展现了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正南门锁涩关枢"暗示了城门紧闭,局势紧张;"城上日出三丈馀,城下戢戢人嗟吁"则描绘了日出时分,城下百姓哀叹不已的场景。
"荷菜夫"和"青茜"可能指的是农夫们辛苦劳作的情景,"驴驼啮膝聚不驱"形象地写出他们无法逃脱的困境,"群鸡孤鹅鸣相呼"则寓含了孤独无助的气氛。"邈然不数半与猪"进一步强调了人们生活的艰难,"客子四散别门趋"反映了逃难的景象。
"逐臣过焉问何如"中的"逐臣"指被贬谪的人,他们对当前形势心知肚明但不敢直言,"知者不告色不舒"揭示了他们的无奈和忧虑。接下来的诗句暗示了皇帝的决策导致了更大的危机,"上皇帝有符,北门不开留翠舆"可能是指皇帝的封闭政策,而"金人忽屯城北隅"预示着敌人的入侵。
最后,"衣冠南下满江湖"描绘了大量官员和百姓南逃的悲壮画面,"白头辞臣思献书"表达了他们希望能以文字表达忠诚和建议,"洪范灾异信岂诬"则借天象变化警示朝廷,灾祸并非无因。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宋初期政治动荡、民生疾苦以及人们对未来的忧虑,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
斩木开亭,却倚石壁。寒潭百雷,古木千尺。
观鱼乐而相忘,听鸟啼而自得。
去而之京洛之间数年,犹常梦崭岩之石。
任君洒墨即成诗,万物生愁困品题。
清似钓船闻夜雨,壮如军垒动秋鼙。
寒花篱脚飘金钿,新月天涯挂玉篦。
更欲少留观落笔,须判一饮醉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