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龙兴寺》
《大龙兴寺》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高皇敕建龙兴寺,御笔亲书第一山。

圣制万年光宝地,慈云终日护禅关。

楠檀香度清风细,薝卜花开白昼闲。

独步修廊看画壁,不知身在翠微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大龙兴寺的庄严与宁静之美。诗人陈琏以“高皇敕建龙兴寺,御笔亲书第一山”开篇,巧妙地将龙兴寺置于帝王的钦定之下,凸显其地位之尊崇。接着,“圣制万年光宝地,慈云终日护禅关”两句,不仅赞颂了寺庙的长久辉煌,更赋予了它一种神圣的庇护力量,仿佛慈云般无时无刻不在守护着这里的修行者。

“楠檀香度清风细,薝卜花开白昼闲”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楠木和檀木的香气随轻风飘散,薝卜花在白天静静地绽放,这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而祥和。最后,“独步修廊看画壁,不知身在翠微间”两句,以诗人的个人体验收尾,表达了置身于这如画般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净化与安宁,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龙兴寺及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小重山.扶病

迟日园亭禊事收。那时扶病送、上兰舟。

千丝万绪在心头。方寸地,著得许多愁。

风雨几曾休。怪来人意冷、似新秋。

晚天莫倚最高楼。楼下水,一曲断肠流。

(0)

眼儿媚.秋思

空阶夜雨滴心头。凉雁过西楼。

一行秋色,十分归思,万点离愁。

自被浮名羁绊后,长似断蓬流。

凄凄双杵,朦朦残月,渺渺孤舟。

(0)

菩萨蛮.京口遣信南归,因题书尾·其三

去年除夕兰缸下。熏香被酒更深罢。鸣指又嘉平。

迢遥蓟北行。门庭清似水。泪滴鸳鸯被。

夜夜捧心眠。何人著意怜。

(0)

沁园春.题李艾山先生像二首·其二

最震伤心,二十馀年,不见吾亲。

记临终有托,累公弱息,没身不负,勖我先人。

思旧情深,矜孤谊重,几载从游若饮醇。

今回首,叹骑箕去后,忽判多春。像惟三益传神。

恰刘子、兹图亦写真。

看霜髯雪鬓,丰标如在,苍松乱石,笔墨犹新。

补景为谁,妇翁吴老,也向重泉结比邻。

题词罢,对一天风雨,百感酸辛。

(0)

满江红

笑揖青山,便从此、云归也得。

试认取、半塘东畔,峰峦闟辟。

陶令未开三益径,扈君早办千秋宅。

更无烦、记莂告山灵,应相识。碑漫拟,征西勒。

冢未近,要离侧。只随宜呼取,酒人诗伯。

地下竟偿偕隐愿,区中何日劳生息。

和长吟、神往白杨风,秋萧瑟。

(0)

肃霜裘薄夜寒惊,远对残灯坐到明。

病鹤支风孤不语,疏梅补月两无情。

头颅安保长如昨,饮食宁甘送此生。

天地并功神鬼集,替人一概筑愁城。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