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震伤心,二十馀年,不见吾亲。
记临终有托,累公弱息,没身不负,勖我先人。
思旧情深,矜孤谊重,几载从游若饮醇。
今回首,叹骑箕去后,忽判多春。像惟三益传神。
恰刘子、兹图亦写真。
看霜髯雪鬓,丰标如在,苍松乱石,笔墨犹新。
补景为谁,妇翁吴老,也向重泉结比邻。
题词罢,对一天风雨,百感酸辛。
最震伤心,二十馀年,不见吾亲。
记临终有托,累公弱息,没身不负,勖我先人。
思旧情深,矜孤谊重,几载从游若饮醇。
今回首,叹骑箕去后,忽判多春。像惟三益传神。
恰刘子、兹图亦写真。
看霜髯雪鬓,丰标如在,苍松乱石,笔墨犹新。
补景为谁,妇翁吴老,也向重泉结比邻。
题词罢,对一天风雨,百感酸辛。
这首《沁园春》是清代诗人陆震为李艾山先生画像所作的题词,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上片“最震伤心,二十馀年,不见吾亲”开篇即点明主题,以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出对亲人离世的哀痛与思念。“记临终有托,累公弱息,没身不负,勖我先人”追忆了亲人临终前的嘱托与期望,以及自己为了不负这些期望而努力前行的决心。“思旧情深,矜孤谊重,几载从游若饮醇”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怀念,强调了与逝者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今回首,叹骑箕去后,忽判多春”则通过对比,感叹时间的流逝与逝者的离去,使得回忆中的美好时光显得更加珍贵。
下片“像惟三益传神。恰刘子、兹图亦写真”赞美了画像的逼真与传神,同时也将李艾山先生与刘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看霜髯雪鬓,丰标如在,苍松乱石,笔墨犹新”描绘了画像中人物的形象特征,以及画工的精湛技艺,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李艾山先生的风采。“补景为谁,妇翁吴老,也向重泉结比邻”表达了对李艾山先生妻子父亲的怀念,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关系。“题词罢,对一天风雨,百感酸辛”收尾处,诗人面对风雨,百感交集,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与怀念。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李艾山先生画像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昼长庭院深深,春柔一枕流霞醉。
蒙松欲醒,娇羞还困,锦屏围翠。
豆蔻初肥,樱桃微绽,玉阑同倚。
记华清浴起,渭流波暖,红涨腻、弃脂水。
燕子来时天气。尽韶风、与诗为地。
芳丛雨歇,露痕日酽,英英仙意。
莫恨无香,最怜有韵,天然情致。
待问春能几,五更犹是,拌今宵睡。
黄茅惨惨天欲雨,老乌查查路幽阻。
田家止予且勿行,前有南山白额虎。
一母三足其名彪,两子从之力俱武。
西邻昨暮樵不归,欲觅残骸无处所。
日未昏黑深掩关,毛发为竖心悲酸,客子岂知行路难。
打门声急谁氏子,束蕴乞火霜风寒。
劝渠且宿不敢住,袒而示我催租瘢。
呜呼李广不生周处死,负子渡河何日是。
高台翳榛棘,荷锸冈路开。
振衣陟云端,朗然豁秋怀。
言念半死树,类我晚节乖。
风雷劈半腹,叶落禽不栖。
幸不为薪槱,烧之化尘泥。
谓可材为琴,于调恐不谐。
醉抱作此感,暝色南北迷。
下山不可急,小僮扶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