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云轩片刻閒,俯临近水复遥山。
石渠底用携佳卷,六法天然丈室间。
小憩云轩片刻閒,俯临近水复遥山。
石渠底用携佳卷,六法天然丈室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罨画轩中短暂休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宁静。首句“小憩云轩片刻閒”点明了地点和活动,云轩作为背景,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而“片刻閒”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一刻宁静时光的珍惜。
接着,“俯临近水复遥山”一句,通过“俯临”二字,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远处的景色,既有近处的流水,又有远处的山峦,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和层次感。这种景象不仅美不胜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开阔与超然。
“石渠底用携佳卷”一句,以“石渠”这一自然景观为载体,巧妙地引入了“携佳卷”的行为,既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又暗含了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这里的“佳卷”可以理解为好书或精美的画卷,象征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高雅。
最后一句“六法天然丈室间”,“六法”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总称,这里借指艺术创作的法则或自然界的规律。“天然”则强调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和谐统一,而“丈室间”则缩小了空间范围,将这种和谐之美置于一个更为私密、个人化的空间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与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艺术创作的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眉山有二苏,芳名辉今古。
平生兄弟情,一夜彭城雨。
薄俗谁可敦,对面秦越分。
同心复同气,三槐美云孙。
伯也秋台英,仲氏东山卧。
千里弟思兄,灯火清宵坐。
坐卧情不堪,买棹来江南。
小窗欢会处,风雨夜深谈。
相亲情独好,欲别怀偏恶。
抗疏入君门,共假还乡乐。
新凉及春秋,同上潞河舟。
纵合风雨夕,何曾远道愁。
初听淮水东,点点在孤篷。
揽衣不成寐,樽酒沽来同。
再听吴江上,淅沥枕边响。
姜被夜正温,谢池草初长。
涓涓江上起,何处无寒声。
微因手足爱,胡能激深情。
鸿雁多分张,此会安可常。
而况暂归省,不日鹓鹭行。
我家有难弟,别来几经岁。
天涯梦寝多,长忆连枝会。
烦君相勉旃,霄汉同飞骞。
预扫两家榻,客窗期对眠。
《归篷听雨》【明·陈炜】眉山有二苏,芳名辉今古。平生兄弟情,一夜彭城雨。薄俗谁可敦,对面秦越分。同心复同气,三槐美云孙。伯也秋台英,仲氏东山卧。千里弟思兄,灯火清宵坐。坐卧情不堪,买棹来江南。小窗欢会处,风雨夜深谈。相亲情独好,欲别怀偏恶。抗疏入君门,共假还乡乐。新凉及春秋,同上潞河舟。纵合风雨夕,何曾远道愁。初听淮水东,点点在孤篷。揽衣不成寐,樽酒沽来同。再听吴江上,淅沥枕边响。姜被夜正温,谢池草初长。涓涓江上起,何处无寒声。微因手足爱,胡能激深情。鸿雁多分张,此会安可常。而况暂归省,不日鹓鹭行。我家有难弟,别来几经岁。天涯梦寝多,长忆连枝会。烦君相勉旃,霄汉同飞骞。预扫两家榻,客窗期对眠。
https://shici.929r.com/shici/LbuGFB.html
秋台仙郎美如玉,筼筜旧种金溪曲。
密疑晓雨暗湘皋,乱与春云散淇澳。
迩来阊阖逞琅玕,粉署凝碧涵秋寒。
朝回爱此半窗绿,何必江南千万竿。
翔鸾翥凤舞旌节,一榻清风无暑热。
坐久飒然尘虑消,吟成顿觉襟怀洁。
我家潭边万玉林,别来霄汉岁华深。
披图展玩动遥思,与子岁寒同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