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傅莘野·其三》
《挽傅莘野·其三》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何事观风者,旌书表士林。

杞忧终夜念,葵曝一生心。

百岁期将近,重泉路忽深。

儿孙争胠箧,字字是南金。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傅莘野(其三)》由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品德的崇敬与对其身后之事的关切。

首句“何事观风者,旌书表士林”以“观风者”比喻品评人物之人,通过表彰其事迹于书籍之上,彰显了逝者在士林中的崇高地位与影响。这一句既是对逝者生前德行的肯定,也暗示了其在后人心中的永久记忆。

接着,“杞忧终夜念,葵曝一生心”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指代忧虑国家大事(杞人忧天)和忠诚不渝(葵花向日)。这两句表达了逝者一生中对国家、社会的忧虑与忠诚,以及其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生动地刻画了其人格魅力。

“百岁期将近,重泉路忽深”则转向对逝者生命终结的感慨,预示着百年之期将至,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变得深邃而遥远,充满了对逝者即将离开人世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儿孙争胠箧,字字是南金”描绘了后人在整理逝者遗物时的情景,强调了逝者留下的文字价值如同珍贵的黄金。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后人对逝者智慧与精神遗产的珍视,也寓意着这些文字将永远照亮后人的前行之路。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品德修养、理想追求及身后之事的深情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同时也传递出对人生价值、道德品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访陆处士羽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0)

辽城望月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0)

杂体诗三十首·其十一潘黄门岳述哀

青春速天机,素秋驰白日。

美人归重泉,凄怆无终毕。

殡宫已肃清,松柏转萧瑟。

俯仰未能弭,寻念非但一。

抚衿悼寂寞,恍然若有失。

明月入绮窗,仿佛想蕙质。

销忧非萱草,永怀寄梦寐。

梦寐复冥冥,何由觌尔形。

我惭北海术,尔无帝女灵。

驾言出远山,徘徊泣松铭。

雨绝无还云,华落岂留英。

日月方代序,寝兴何时平。

(0)

杭州府署联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

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0)

盟鸥馆联

别馆署盟鸥,列两行玉佩珠帘,幻出空中楼阁;

新巢容社燕,约几个晨星旧雨,来寻梦里家山。

(0)

豫园得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