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冈地主古醇儒,乞我冈头作隐居。
岭上閒云从管领,涧中流水听开除。
刀耕火种从兹始,雨笠风瓢便有馀。
自古诗人多会合,浮丘毛氏不愁予。
茅冈地主古醇儒,乞我冈头作隐居。
岭上閒云从管领,涧中流水听开除。
刀耕火种从兹始,雨笠风瓢便有馀。
自古诗人多会合,浮丘毛氏不愁予。
此诗描绘了一位古朴儒雅的地主,邀请诗人至黄茅冈隐居。诗人想象在山岭之上,闲云自在,流水潺潺,仿佛是自然界的主宰与倾听者。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从这里开始,诗人随身携带雨具,自由自在地生活。最后,诗人感慨自古以来,诗人往往能相聚相知,如浮丘公和毛氏一般,不会担心孤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自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自别丘中隐,频年哭路岐。
辛勤今若是,少壮岂多时。
露滴阴虫苦,秋声远客悲。
晚营严鼓角,红叶拂旌旗。
北阙虚延望,西林久见思。
川流寒水急,云返故山迟。
落照游人去,长空独鸟随。
不堪风景隔,忠信寡相知。
真心不废别,试看越溪清。
知汝机忘尽,春山自有情。
月思华顶宿,云爱石门行。
海近应须汎,无令鸥鹭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