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破膏壤,荷锄回城阴。
疾耕意不足,覆陇力可任。
里巷多父兄,往来迹相寻。
见我山野服,欣然用尽簪。
劝我勿灭裂,哀我识浮沈。
虽微生平故,颇用愧其心。
采芝商于岭,食薇首阳岑。
念我非其人,岂敢慕山林。
聊以资素饱,身世实崎嵚。
丈人不我厌,荷蓧时见临。
时雨破膏壤,荷锄回城阴。
疾耕意不足,覆陇力可任。
里巷多父兄,往来迹相寻。
见我山野服,欣然用尽簪。
劝我勿灭裂,哀我识浮沈。
虽微生平故,颇用愧其心。
采芝商于岭,食薇首阳岑。
念我非其人,岂敢慕山林。
聊以资素饱,身世实崎嵚。
丈人不我厌,荷蓧时见临。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诗人刘敞在春雨时节,手执锄头,在城郊辛勤耕作的场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农耕文化的韵味。
首句“时雨破膏壤”,生动地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的情景,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接着,“荷锄回城阴”一句,展现了诗人亲自下田劳作的画面,体现了他对农业劳动的热爱与尊重。
“疾耕意不足,覆陇力可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耕作的热情和决心,即使再累也愿意承担更多的劳动。这种对土地的深情厚意,让人感受到农人的朴实与坚韧。
“里巷多父兄,往来迹相寻”描绘了邻里间的和谐关系,人们相互帮助,共同劳作,体现了乡村社会的淳朴风情。“见我山野服,欣然用尽簪”则表现了乡亲们对诗人的热情接待,以及他们对传统服饰的尊重。
“劝我勿灭裂,哀我识浮沈”两句,反映了乡亲们对诗人生活的关心和担忧,他们希望诗人能坚守本心,不要被世俗所困扰。这种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动。
“虽微生平故,颇用愧其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虽然他可能没有做到最好,但内心感到愧疚。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严格要求。
“采芝商于岭,食薇首阳岑”引用了古代隐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意识到自己并非那样的人物,不敢轻易追求山林之乐。
“念我非其人,岂敢慕山林”强调了诗人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并不适合隐居生活,因此不敢轻易羡慕那些隐士。
“聊以资素饱,身世实崎岖”表达了诗人通过耕作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艰辛与曲折。
最后,“丈人不我厌,荷蓧时见临”一句,展现了诗人与老者之间的深厚情谊,老者不嫌弃他的平凡,时常前来探望,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人与人之间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交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