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驿步》
《驿步》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暂息征车病眼开,况穿松竹入楼台。

江流灯影向东去,树递雨声从北来。

物近刘舆招垢腻,风经庾亮污尘埃。

高情自古多惆怅,赖有南华养不材。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驿步》,创作于唐代,由著名诗人韩偓所撰。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首句“暂息征车病眼开”,表达了诗人因疲惫不堪而暂时停下行进,闭目养神的情景。这里的“征车”指的是旅行用的马车,“病眼”则象征着旅途中的劳顿与视觉上的疲惫。

接着,“况穿松竹入楼台”,描绘了诗人所到之处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美,通过“松竹”和“楼台”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幽雅的画面。

第三句“江流灯影向东去”,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描绘。诗人观察到河水中映照着的灯光随着水流向东方移动,这不仅是视觉上的美,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中的不断前行。

“树递雨声从北来”一句,则通过听觉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声音,特别是在雨中,树木间传来的雨声仿佛自北方而来,增添了一种深远的感觉。

下面两句“物近刘舆招垢腻,风经庾亮污尘埃”,是对历史人物刘伶和庾信的引用。刘伶因其简陋的生活方式而著名,被视为隐逸之人;庾信则以文采横溢、才华出众而知名,但也常被诟病其不拘小节。此处诗人借这两位人物,表达了对世事沧桑与个人境遇的感慨。

最后,“高情自古多惆怅,赖有南华养不材”一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高情”指的是深厚的情感,“南华”则是道家圣地的代称,朱熹认为《庄子》即《南华经》,因此“赖有南华养不才”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滋润和慰藉,以此来抚慰自己内心的忧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题菊赠俞国声归无锡次韵

远携尊酒惠山来,梦草情牵对月杯。

云际忍听双雁别,水边愁见一帆开。

(0)

秋雨

何事秋来雨,萧萧便不同。

已愁闻落叶,争忍傍梧桐。

客路思千里,长门望九重。

几人当此夜,挥泪亦随风。

(0)

松树塘

一片天山月,寒光照铁衣。

火风时夜吼,阴雪每晴飞。

榆色连千里,松声合四围。

古来征战骨,此地几人归。

(0)

哈密

兴来乘月上城头,杰阁榜题镇远楼。

雪积天山摩峻岭,风高瀚海古伊州。

玉门关路通西域,回纥台墩傍碧流。

圣世安连开万里,年年瓜贡渡芦沟。

(0)

金台观

不为依陈宝,浮云自往来。

三峰留玉洞,一杖下金台。

海岳归何处,君王召不回。

无生本无地,人世漫徘徊。

(0)

寄沈提学先生·其二

风江拈笔便诗还,刚满衡山又泰山。

天地放公千里外,烟霞老我一丘间。

鹪鹩可学鹍鹏大,颜子难教禹稷閒。

欲写相思愁不答,梅花折尽钓台湾。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