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天山月,寒光照铁衣。
火风时夜吼,阴雪每晴飞。
榆色连千里,松声合四围。
古来征战骨,此地几人归。
一片天山月,寒光照铁衣。
火风时夜吼,阴雪每晴飞。
榆色连千里,松声合四围。
古来征战骨,此地几人归。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场的壮丽与凄凉,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映射出战争的残酷与战士们的英勇与孤独。
首句“一片天山月”,以月光为引子,勾勒出边塞夜晚的静谧与辽阔,天山之巅的明月,既是自然美景的展现,也象征着远离尘嚣的超脱与寂寞。
“寒光照铁衣”一句,将战士们身着铁甲的形象与寒冷的月光相结合,不仅展现了战士们的坚韧与不屈,也暗示了他们身处艰苦环境中的孤寂与挑战。
“火风时夜吼,阴雪每晴飞”描绘了边塞战场的恶劣环境,狂风卷起火焰,阴雪在晴空下飘飞,既表现了战场的险恶,也体现了战士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坚持。
“榆色连千里,松声合四围”则通过广阔的榆树和环绕四周的松林,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悲凉的氛围,榆树的连绵不绝与松林的苍翠欲滴,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战士们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
最后,“古来征战骨,此地几人归”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战死者命运的深切同情。这句话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和平,避免战争带来的无尽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战场的独特风貌,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重镇压瀛壖,周遭树营栅。
东回瞻府治,十里惊湍隔。
仡仡番子城,荷兰旧擘画。
兴朝声教阔,外海恣开辟。
维天生五材,并用敢离逿。
设帅制狡犷,心输由吭扼。
大阅当严冬,千艘壅潮窄。
皂纛咽笳鼓,摩动闪云隙。
令传齐三呼,狂趡汹涛黑。
髣髴遌鲸鲵,森森斗鋋戟。
誓将髑髅鏖,肯惜腰膂磔。
渊客窜污淤,海童韬踪迹。
张幕简趫材,僄狡迅鹯击。
将军粲然笑,磊落赉金帛。
颓阳入濛泛,馀霞烂西赤。
饮至动铙歌,沧溟夜寥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