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塘幽,睡蝶静。剩苦莲心知冷。
秋来久、听树底清商,缓消吟永。火微明,似去艇。
路入茅亭花酩。惊华鬓、倚茜雪芦梢,素丝鸥顶。
望伫停云,酽夜语、分潮为省。
背风渔唱,送日樵歌,侣欠素蛮靓。看月华灯屏。
泪滴慵寻,虚籁漫领。
怕朱楼、梦也伤心,豪竹哀竹唤未醒。
野塘幽,睡蝶静。剩苦莲心知冷。
秋来久、听树底清商,缓消吟永。火微明,似去艇。
路入茅亭花酩。惊华鬓、倚茜雪芦梢,素丝鸥顶。
望伫停云,酽夜语、分潮为省。
背风渔唱,送日樵歌,侣欠素蛮靓。看月华灯屏。
泪滴慵寻,虚籁漫领。
怕朱楼、梦也伤心,豪竹哀竹唤未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水乡的宁静画面。"野塘幽,睡蝶静"写出了夜晚池塘的寂静和蝴蝶的安眠,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剩苦莲心知冷"以莲心自比,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秋来久、听树底清商,缓消吟永"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清,诗人沉浸在秋声中,思绪悠长。"火微明,似去艇"暗示着夜色渐深,灯火微弱,如同小舟远行。"路入茅亭花酩"描绘了月光下的路径,花影摇曳,显得朦胧而醉人。
"惊华鬓、倚茜雪芦梢,素丝鸥顶"借景抒情,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已见老态。"望伫停云,酽夜语、分潮为省"表达了诗人凝望星空,倾听潮汐,试图在深夜的宁静中寻找答案。
"背风渔唱,送日樵歌,侣欠素蛮靓"描绘了渔夫和樵夫的生活,他们简单而淳朴,与世无争。"看月华灯屏"则转而描绘月光洒在灯影上的景象,增添了诗意。
"泪滴慵寻,虚籁漫领"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不愿去追寻那些无望的情感。最后,"怕朱楼、梦也伤心,豪竹哀竹唤未醒"以竹声象征哀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梦境中的忧伤难以醒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夜水乡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
去去瀛洲蜕骨仙,旧游还似九江传。
尘埃下视三千界,文字勤追二百年。
宦达有时聊尔耳,才难自古不其然。
临分更吐平生话,有底閒愁到酒边。
万木参天绕寺篱,一声孤磬彻江湄。
楼边已失陈鸿记,亭上犹存杜牧诗。
细雨乍经岩溜响,嫩苔长积石桥危。
知予好古心常切,僧与前山觅断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