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薰风梦已灵,手提孤注竟逃盟。
南冠入海五百客,北旆归燕七十城。
自信丹心终徇国,只惭白面不知兵。
二爻无遁公知否,底事吴门变姓名。
咄咄薰风梦已灵,手提孤注竟逃盟。
南冠入海五百客,北旆归燕七十城。
自信丹心终徇国,只惭白面不知兵。
二爻无遁公知否,底事吴门变姓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泾所作的《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忠诚节士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咄咄薰风梦已灵”描绘了一种强烈的梦境,暗示忠魂如熏风吹过,显现出灵验,可能象征着他们的精神影响深远。次句“手提孤注竟逃盟”则写出了他们孤注一掷,坚守忠诚,即使面临背叛也坚决不弃盟约。
“南冠入海五百客,北旆归燕七十城”两句,通过数字描绘出众多忠臣流放远方或壮志未酬的场景,显示出他们的悲壮与坚韧。接下来,“自信丹心终徇国,只惭白面不知兵”表达了他们坚信自己的赤诚之心将为国捐躯,但又为自己在军事上无能感到惭愧。
最后两句“二爻无遁公知否,底事吴门变姓名”运用了卦象和隐喻,询问是否有人明白他们的困境,为何要在吴门改名换姓,暗含了对世态炎凉和自身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对忠贞之士的遭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和敬意。
虎卧天门,龙腾凤阙,书法王家元妙。
画烂衣襟,磨乾池水,透得旧来关窍。
更狂僧醉圣,探奇掇隽,纵横颠倒。
爱青年方盛,高名歘起,万人称好。
叹拙手勉强挑戈,依稀拨镫那识,就中天巧。
欲取金丹,并携洛赋,子细从君论讨。
只恐挥毫,迟留迅疾,肘腕不禁衰老。
判千金买纸如山,倩渠长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