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统戊辰闻福建感而有作》
《正统戊辰闻福建感而有作》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古风

平衍说荆淮,险危闻陇蜀。

奈何吴魏间,汉氏犹鼎足。

况兹三山地,鼠窃弗盈蹴。

凭陵肆劫坏,鸱义歼人族。

譬犹负隅虎,据险势莫触。

食尽无后援,鼎俎咀其肉。

复闻圣天子,推心置人腹。

渠恶疾见尸,丑类将自服。

贼死匪所叹,致尤何太毒。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深切关注与忧虑。开篇“平衍说荆淮,险危闻陇蜀”描绘了不同地域的地理特征,既有平坦开阔之地,也有险峻难行之处,形象地展现了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接着,“奈何吴魏间,汉氏犹鼎足”通过历史典故,暗指当时政治格局的复杂,三国时期的吴、魏、蜀三国鼎立,象征着权力的分散与竞争。而“况兹三山地,鼠窃弗盈蹴”则进一步强调了某些地区的小规模冲突和不法行为,比喻为小偷窃取财物,无法满足贪婪之心。

“凭陵肆劫坏,鸱义歼人族”揭示了社会中的暴力与残酷,比喻为强盗横行,残忍地消灭无辜者,形象地描绘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破坏与悲剧。

“譬犹负隅虎,据险势莫触”以虎据险地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在险要地形中坚守的势力,难以被轻易触及或征服,暗示了某些顽固势力的存在。

“食尽无后援,鼎俎咀其肉”则描述了孤立无援的困境,比喻为食物耗尽,最终只能成为他人盘中的肉,象征着孤立无援的个体或群体的悲惨命运。

“复闻圣天子,推心置人腹”转而表达对明君的期待,希望君主能像仁慈的主人一样,理解并包容人民,给予关怀和支持。

“渠恶疾见尸,丑类将自服”预示着邪恶之人终将受到正义的审判,暗示了道德与正义的力量。

“贼死匪所叹,致尤何太毒”最后表达了对暴力手段的批判,认为杀害敌人不应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了作者对和平解决争端的呼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动荡、暴力冲突以及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展现了其深沉的历史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寄怀八弟三首·其一

君好作官容我隐,我专筑室待君归。

古来奇特俱安用,老去疏慵自不违。

五府交书何怪密,双林白社未嫌稀。

先君门户观之子,葵藿吾今遁益肥。

(0)

大孤山祠

江吞湖卷气俱豪,崛起孤峰百仞高。

归为婵娟买丝屦,却应还我所忘刀。

(0)

四月一日舟中

渺渺无风浪自平,顺流乘晓放舟行。

汀蘋不与春同老,池草能随梦复生。

山色向人元不改,年华转景未须惊。

故人相会无多日,有酒何妨为我倾。

(0)

送陈池州十二韵

急诏下林间,天教公未闲。

虎符重领郡,鸳序暂离班。

道直言皆壮,心和鬓不斑。

紫骝曾识驾,白羽可平奸。

边地尘初静,邻邦化匪艰。

前途从吏接,后乘约僧还。

旗影明寒水,梅花动晓关。

下车逢日吉,涤印破春悭。

惠政流人至,清吟俗事删。

条依萧守迹,仙认窦君颜。

千古同歌裤,期年即赐环。

敢云能下榻,同看九华山。

(0)

还旧山作

云驳天初霁,携儿下短篷。

数茎归发白,一袖俗尘空。

日子差潮候,秋容在蓼丛。

江神应念我,平稳不生风。

(0)

访可公宿

枯株围古寺,长觉莫寒增。

坐听吹风雪,吟移照佛灯。

试茶铛则水,点笔砚生冰。

门外营营者,谁人及似僧。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