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孤生客,先秋己自惊。
挑灯通夕语,觅句避人行。
远字书难寄,悲唫剑有情。
寸心灰灭尽,炉火坐残更。
摇落孤生客,先秋己自惊。
挑灯通夕语,觅句避人行。
远字书难寄,悲唫剑有情。
寸心灰灭尽,炉火坐残更。
这首诗《书感》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首联“摇落孤生客,先秋己自惊。”以“摇落”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将诗人比作“孤生客”,暗示其在世间的孤独处境。紧接着“先秋己自惊”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面对自然变迁时的敏感与不安,仿佛秋天的到来已让他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
颔联“挑灯通夕语,觅句避人行。”描述了诗人在夜晚独自挑灯长谈的情景,通过“通夕”一词,表现了谈话的深入与持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交流的情感。而“觅句避人行”则透露出诗人试图在文字中寻找慰藉,同时又害怕与他人接触的心理状态,体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远字书难寄,悲唫剑有情。”通过“远字书”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想要传达情感却难以实现的无奈,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悲唫剑有情”则是以剑为喻,剑本无情,但在诗人眼中却似乎承载了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尾联“寸心灰灭尽,炉火坐残更。”以“寸心灰灭尽”形容诗人内心的绝望与消沉,即使在炉火旁坐到深夜,也无法驱散心中的阴霾。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助与痛苦,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绝望。
整体而言,《书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忧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努力。
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
紫燕黄鹂驱日月,朱樱红杏落条枚。
诗成稍觉嘉宾集,饮少先愁急板催。
亲遣小童锄草径,鸣驺早晚出城来。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蒨。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
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抃。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