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澄心亭颂》
《澄心亭颂》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究空。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著底。

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

即浑即澄彻,个是涅槃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xīntíngsòng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qīngliángyuèyóujiūkōng

zhòngshēngxīnshuǐjìngyǐngxiànzhōng

rěnguānchénláochéngzhù

fēngdòngláichénláohái

juéhǎixìngchéngyuánlàngshíhún

húnchéngchèshìnièpánmén

注释
菩萨:佛教中的修行者,具有慈悲和智慧的象征。
清凉月:比喻菩萨的智慧光明,如清凉明月照亮人心。
毕究空:佛教术语,指彻底的空无或无我之境。
众生:泛指世间所有生命。
心水净:比喻人心灵的纯净。
菩提:觉悟、成佛之意。
尘劳:世俗的烦恼和劳累。
八风:佛教中的八种基本烦恼,如贪、嗔、痴等。
涅槃门:佛教中解脱生死、达到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
翻译
菩萨如同清凉明月,游走在空无边际的境界。
世人的内心如净水般纯净,佛的智慧在此显现。
忍受观察,平息世俗的劳苦,烦恼如波静止在底层。
八种风猛烈吹来,引发尘世的烦恼再次升起。
觉悟的海洋本性清澈,即使波涛汹涌也浑然一体。
既是浑浊又是清澈,这就是通往涅槃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名为《澄心亭颂》,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诗中以佛教禅宗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净化和超脱世俗的理解。"菩萨清凉月"象征智慧与清凉的心境,"毕究空"则指彻底的空寂。"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比喻人们内心深处的烦恼得以清净,智慧如月影般显现。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著底",通过观察和忍耐,可以平息世间的纷扰,使心境如静止的水面,不受尘世干扰。然而,"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又暗示即使在最宁静的状态下,外界的诱惑和困扰依然存在。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将心灵比作广阔的觉海,即使在波涛起伏时,也保持浑然一体的清明。最后两句"即浑即澄彻,个是涅槃门",表达了诗人对达到涅槃境界的理解,即在混浊中也能找到清澈,这是通往解脱的最高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黄庭坚在禅宗思想影响下的艺术追求,以及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绝句四首·其四

翠玉玲珑朵朵娇,熟衣裁得替生绡。

都人不识悲秋苦,只等西风出看潮。

(0)

次韵郑琴山并谢中书君之贶三首·其三

落笔何能观堵墙,山间只合傲羲皇。

惭君遗我湘枝束,愁与吟䯲一样霜。

(0)

又答前人二首·其一

落日骚兰国,沧洲水鹤身。

淮南招隐赋,同谷念归人。

篱落秋声入,西南局势新。

可怜潘岳辈,只待拜车尘。

(0)

过吉水

路暗元非夕,山明忽作阴。

年荒官籴重,野迥客愁深。

远水分渔窟,饥乌集社林。

终更眠未稳,感慨起长吟。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四○

月五日亦五,那堪时正午。

采药药最灵,问疾疾即愈。

(0)

访白玉蟾值其出题壁

怪访怪,怪不在。茅君山,来相待。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