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东桥方伯九月八日万松山亭邀饮夜归》
《次韵东桥方伯九月八日万松山亭邀饮夜归》全文
明 / 屠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高岭登秋杪,衰年感物华。

一尊同报节,四海正为家。

幽洞松宜月,新亭竹胜花。

酒阑还惜别,馀兴浩无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感慨自然与人事变迁的情景。首联“高岭登秋杪,衰年感物华”中,“高岭”象征着诗人所处的高远境界,“秋杪”则点明了时节,秋天的末尾,万物凋零之时,诗人站在高处,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界的更替,内心涌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一尊同报节,四海正为家”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饮庆祝节日,四海之内皆可为家的豪情壮志,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幽洞松宜月,新亭竹胜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美丽的自然景象。幽静的山洞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宜人,而新建的亭子周围翠竹环绕,比鲜花更加引人注目。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月光下的松树和竹林的独特魅力,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酒阑还惜别,馀兴浩无涯”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以及离别后的不舍之情。酒宴结束,诗人依依不舍地告别朋友,心中仍沉浸在聚会的欢愉之中,仿佛余兴未尽,无法言表。这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留恋,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屠侨
朝代:明

(1480—1555)明浙江鄞县人,字安卿,号东洲。屠湖子。正德六年进士。授御史。巡视居庸诸关。武宗遣使捕虎豹,侨力谏不可。累迁至左都御史。卒谥简肃。有《东洲杂稿》、《南雍集》。
猜你喜欢

香山

采香径里木兰舟,嚼蕊吹芳烂熳游。

落日青山都好在,桑间荞麦满芳洲。

(0)

酬叶道卿学士见寄

世传学中禄,小子乃逢辰。

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

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

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

薄责落善地,雅尚过朝伦。

仅同龟在泥,敢冀蠖求伸。

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

羡此南鱼乐,不忍持钩纶。

为郡良优优,乏材止循循。

恬愉弗扰外,何以慰远民。

拙可存吾朴,静可逸吾神。

渐得疏懒味,下车将四旬。

嘉兴风雅来,观对如天宾。

感兹韶夏音,佐我台上春。

(0)

虾蟆碚

石溜吐阴崖,泉声满空谷。

能邀弄泉客,系舸留岩腹。

阴精分月窟,水味标茶录。

共约试春芽,枪旗几时绿。

(0)

双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誇。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0)

无为军

掩映军城隔水乡,人烟景物共苍苍。

酒家楼阁摇风旆,茶客舟船簇雨樯。

残笛远砧闻野墅,老苔寒桧看僧房。

狎鸥更有江湖兴,珍重江头白一行。

(0)

僧有示西湖墨本者就孤山左侧林萝秘邃间状出衡茅之所且题云林山人隐居谨书二韵以承之

泉石年来偶结庐,冷挨松雪瞰西湖。

高僧好事仍多艺,已共孤山入画图。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