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学中禄,小子乃逢辰。
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
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
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
薄责落善地,雅尚过朝伦。
仅同龟在泥,敢冀蠖求伸。
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
羡此南鱼乐,不忍持钩纶。
为郡良优优,乏材止循循。
恬愉弗扰外,何以慰远民。
拙可存吾朴,静可逸吾神。
渐得疏懒味,下车将四旬。
嘉兴风雅来,观对如天宾。
感兹韶夏音,佐我台上春。
世传学中禄,小子乃逢辰。
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
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
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
薄责落善地,雅尚过朝伦。
仅同龟在泥,敢冀蠖求伸。
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
羡此南鱼乐,不忍持钩纶。
为郡良优优,乏材止循循。
恬愉弗扰外,何以慰远民。
拙可存吾朴,静可逸吾神。
渐得疏懒味,下车将四旬。
嘉兴风雅来,观对如天宾。
感兹韶夏音,佐我台上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酬叶道卿学士见寄》。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叶道卿学士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仕途的感慨。他自述曾因直言进谏而遭遇贬谪,但仍坚守忠诚,视为主上之责。诗人表示自己虽身处低位,但不求显达,而是追求内心的恬淡与宁静,以此来抚慰百姓。他对叶道卿的到来感到欣喜,认为对方如同嘉宾降临,带来了清新雅致的文人气息,使他在政务之余也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范仲淹的道德修养和为官之道。
枫隐号蝉急,林开放耽轻。
柳烟眠际稳,江月醉余清。
夜色遥湘渚,秋阴冷岳城。
还怜洞庭水,渔笛与歌声。
紫夹春衣可曾絮,丝竹西州可曾去?
秋水微波木末亭,秋花半菊吴陵署。
从官迫郁有三年,似汝骄奢留几处?
邀欢托宿故言寒,罢酒更衣几愁曙。
新林小妇寄书来,一种风流许君据。
朝落铅华妾自知,夜拂兰帱君不御。
梅生开书欲长跪,托道留连在山水。
即知游子几曾游,自说美人讵知美。
先时拾翠凌阳池,忆汝吹笙出桃李。
天涯此日龙使君,世上何人沈太史。
已觉丛残姜令非,空惊绰约梅生是。
津途变化裁十年,光响消浮只千里。
潮水长看三往还,交态今谁一生死。
何况青眉并皓齿,美酒销忧只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