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花水上,结构羽人庐。
窗户生云闇,松杉映月虚。
犬灵因试药,鹤老解窥书。
长揖当涂客,荣华不可如。
寂寥花水上,结构羽人庐。
窗户生云闇,松杉映月虚。
犬灵因试药,鹤老解窥书。
长揖当涂客,荣华不可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静谧画面。诗人薛蕙以“药室咏六首”为题,选取了其中的第二首来表达他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寂寥花水上”,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花水,既指水面漂浮的花瓣,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美好。这一句通过“寂寥”二字,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
接着,“结构羽人庐”一句,点明了居住之所的特殊性——“羽人庐”。羽人,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此处借指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隐士。这不仅暗示了居住者的身份,也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生活的主题。
“窗户生云闇,松杉映月虚。”这两句描绘了居住环境的幽深与神秘。窗户被云雾遮掩,松树与杉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高大而空灵。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犬灵因试药,鹤老解窥书。”这两句通过动物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隐居生活的独特之处。犬因主人试药而显得聪明灵巧,鹤则年老而能洞察书籍之奥秘。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暗含了对智慧与灵性的追求。
最后,“长揖当涂客,荣华不可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面对权贵与繁华,诗人选择以恭敬的姿态告别,表明了他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功利的超越与淡泊。
云身自在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
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水田衣。
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
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