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宜春诸举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
《闻宜春诸举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全文
唐 / 黄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一年秋半月当空,遥羡飞觞接庾公。

虹影迥分银汉上,兔辉全写玉筵中。

笙歌送尽迎寒漏,冰雪吟消永夜风。

虽向东堂先折桂,不如宾席此时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chūnzhūpéijùnzhǔdēngliángwányuè
táng / huáng

niánqiūbànyuèdāngkōngyáoxiànfēishāngjiēgōng
hóngyǐngjiǒngfēnyínhànshàng

huīquánxiěyánzhōng
shēngsòngjìnyínghánlòubīngxuěyínxiāoyǒngfēng

suīxiàngdōngtángxiānzhéguìbīnshító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与朋友共同赏月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情怀。

"一年秋半月当空,遥羡飞觞接庾公。" 这两句开篇便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明亮的秋夜月景,并通过“遥羡”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名士庾信飞觞饮酒、畅谈文学的向往之情。

"虹影迥分银汉上,兔辉全写玉筵中。" 这两句继续描绘月亮和夜空中的景象,“虹影”指的是彩色的月晕,它在银白色的星河之上显得格外耀眼,而“兔辉”即是月亮的别称,诗人用它来形容明亮如玉筵般的光芒。

"笙歌送尽迎寒漏,冰雪吟消永夜风。" 这两句则是通过音乐和声音来感受秋夜的清冷与寂静。诗中提到的“笙歌”可能是指月下伴随着夜晚的乐声,而“冰雪吟消”则形容诗人的吟咏之声在寒风中消散。

"虽向东堂先折桂,不如宾席此时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满足。在古代文化中,“折桂”往往象征着科举考试中的成功,而这里却被用来强调即使是个人成就,也不及得与他人共同享受这份美妙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操和超脱世俗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与共享之乐的珍视。

作者介绍
黄颇

黄颇
朝代:唐

黄颇(?~?),字无颇。江西宜春人。唐武宗会昌三年(843)癸亥科卢肇榜进士第三人。该科进士二十二人。试题有《风不鸣条诗》。 黄颇与状元卢肇是同乡,黄颇家境富余,卢肇自幼贫苦。二人同日同路结伴赴举,当地官员于离亭置酒饯行,只请黄颇一人。卢肇只好骑着小毛驴默默前行,黄颇在亭内赏乐饮酒,卢肇却在城外十几里的地方苦苦等待。后来“卢肇、黄颇同游李卫公门下。王起再知贡举,访二人之能,或曰卢有文学,黄能诗。起遂以卢为状头,黄第三人。” 黄颇官监察御史。作《受命于天说》,事迹不详。
猜你喜欢

次韵钱伯行飞云楼小集怀王季野

为惜春光一半过,如渑美酒泛金波。

共知此会情偏重,独恨平生饮不多。

鼓瑟欲终仍缓节,投壶才罢即高歌。

却怜燕子楼中客,苏小桥边奈乐何。

(0)

自君之出矣八首·其八

自君之出矣,芳香销玉体。

思君如河冰,坚凝直到底。

(0)

陪郑明德倪元镇游天平山四首·其二

高台千尺对层峦,只许吴王醉里看。

山色不随勾践去,游人还得倚阑干。

(0)

古意·其四

楚人好鱼目,越人荐明珠。

一日三至门,主人行徐徐。

相见才一言,薄送下前除。

洛阳苏季子,黄金满后车。

邹轲诵尧舜,白首走道途。

(0)

游灵岩赋得越来溪

越女游未去,越兵嗟已来。

青山旧溪上,无复见楼台。

过客空惆怅,荷花秋自开。

(0)

看梅漫成三首·其二

江边寺里一梅树,几度劳人相候开。

无情今日未肯发,有兴明朝还看来。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