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居》
《燕居》全文
唐 / 常建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

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沈。

(0)
注释
青苔:覆盖路面的绿色苔藓。
路:道路。
流水:流动的溪水。
入林:流进树林。
远:远离。
市朝:城市和朝廷。
隔:隔离。
日:每天。
闻:听到。
鸡犬:鸡鸣犬吠。
寥寥:寂静、稀疏。
丘中:山丘之中。
渺渺:辽阔、深远。
湖上:湖边。
啸傲:放声长啸,表示自由自在。
转:逐渐。
无欲:没有欲望。
陆沈:比喻陷入沉思或困境。
翻译
青苔覆盖了路面,溪水又流回了树林。
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每天都能听到深处的鸡鸣犬吠。
在寂静的山丘中想象,湖上的景色令我心驰神往。
我自由自在,无欲无求,浑然不觉自己已陷入沉思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林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 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深山幽谷的画面,青苔覆盖的小径和潺潺流水共同营造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

"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隔绝感。诗人居所与喧闹的都市相隔,而每天听到的只是鸡鸣狗吠之声,这种生活既有距离感,又带有一种深远的宁静。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山丘与湖水之间徘徊思考的情景,寥寥和渺渺都形容一种悠长而不尽的意境,体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

"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沈。" 最后两句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的一种自我肯定和满足。啸傲可能指的是一颗超脱的心灵,而“不知成陆沈”则意味着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已经不再有所追求,心中早已达到了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作者介绍
常建

常建
朝代:唐   字:号不详   生辰:708-765

常建,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猜你喜欢

和开元寺省公韵

振锡浮杯定偶然,茧窠谁见老蚕眠。

祇知大胆嘲无本,渠识前身是普贤。

师欲赢粮趋建德,我惭观画访开先。

莫将幻境誇阳燄,吐尽多生渴死涎。

(0)

自笑

抱瓮终焉与世迷,斲轮久矣叹吾衰。

江南未必无佳士,海内何由得二儿。

不共施梁争折角,却思陶谢与同时。

歌成未免傍人笑,农马虽专技已卑。

(0)

上闽帅范石湖五首·其二

今代论文更是非,赏音谁复得牙夔。

直从长庆成编日,便到先生晚岁诗。

万马萧萧闲律令,孤峰隐隐出旌旗。

了知长短三千首,收拾馀师即我师。

(0)

与客登山

与客登山去,山阴路未乾。

就暄分石坐,随处带书看。

宿雨添溪阔,春风入袖寒。

却因樵客引,寻得一丛兰。

(0)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其三

出山归隐计无成,舟泊菰丛胶断冰。

记取东湖风雪夜,青荧一点隔林灯。

(0)

读仲退和胡秀才诗有感斯文用韵

文章圣处无谁语,独立苍茫祇屡膑。

从渠高眼空四海,自古名家能几人。

爱乌怒蟹言何浅,画虎雕龙技漫新。

吾道澹成终隽永,莫矜盛气怨私贫。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