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
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沈。
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
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林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 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深山幽谷的画面,青苔覆盖的小径和潺潺流水共同营造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
"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隔绝感。诗人居所与喧闹的都市相隔,而每天听到的只是鸡鸣狗吠之声,这种生活既有距离感,又带有一种深远的宁静。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山丘与湖水之间徘徊思考的情景,寥寥和渺渺都形容一种悠长而不尽的意境,体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
"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沈。" 最后两句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的一种自我肯定和满足。啸傲可能指的是一颗超脱的心灵,而“不知成陆沈”则意味着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已经不再有所追求,心中早已达到了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与客登山去,山阴路未乾。
就暄分石坐,随处带书看。
宿雨添溪阔,春风入袖寒。
却因樵客引,寻得一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