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锡浮杯定偶然,茧窠谁见老蚕眠。
祇知大胆嘲无本,渠识前身是普贤。
师欲赢粮趋建德,我惭观画访开先。
莫将幻境誇阳燄,吐尽多生渴死涎。
振锡浮杯定偶然,茧窠谁见老蚕眠。
祇知大胆嘲无本,渠识前身是普贤。
师欲赢粮趋建德,我惭观画访开先。
莫将幻境誇阳燄,吐尽多生渴死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作品《和开元寺省公韵》。诗人以禅宗故事为背景,通过“振锡浮杯”这一僧人出行的意象,描绘了一位僧人可能的行踪和心境。他提到茧中老蚕,暗示修行者的涅槃状态,同时也暗指对无常世事的超脱态度。
“祇知大胆嘲无本,渠识前身是普贤”一句,表达了僧人敢于挑战常规,不拘泥于世俗规则,自认与普贤菩萨有某种精神上的联系,显示出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自信。
“师欲赢粮趋建德,我惭观画访开先”两句,描述了省公(可能是某位官员)准备前往建德,而诗人则通过观赏壁画寻求智慧,对比了两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
最后,“莫将幻境誇阳燄,吐尽多生渴死涎”告诫人们不要沉溺于虚幻的境界,如同口渴之人渴望火焰,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这句诗寓含着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追求真实的内在修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禅宗思想和生活体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我行三十日,至此醴水头。
客心念岁尽,晚具稍使优。
遥怜思子人,对食双泪流。
劝母莫泪流,儿今饭澧州。
大盘登鲇鱼,小盘鲙丝浮。
湖虾点鸡子,汾酿凝新瓯。
大胜母家食,菘菔间脯脩。
吁嗟儿亦父,心事可自由。
哽咽难再道,弃置观衾裯。
纤者尻益高,詹诸钝爬沙。
篙师跌臕熊,又若曝肚蛙。
一上复一上,舟如缘边虾。
游游竞尺寸,终见舌胜牙。
哀哉水不平,民劳致堪嗟。
万一缆中断,倒冲宁救邪。
念昔榜铜水,滩更多于麻。
祼挽冰雪底,髀骭红霞霞。
锥刀利能几,不给半箸奢。
努力潕阳船,腰环犹可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