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上都先业大师》
《赠上都先业大师》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懒向人前著紫衣,虚堂闲倚一条藜。

虽承雨露居龙阙,终忆烟霞梦虎溪。

睡起晓窗风淅淅,病来深院草萋萋。

有时乘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

(0)
翻译
懒得在人前穿紫色官服,独自闲坐在空荡的屋檐下。
虽然身居皇宫享受恩泽,但心中始终怀念山林中的隐逸生活。
早晨醒来,窗户透进丝丝凉风,病中庭院的草木显得格外茂盛。
有时兴起,我会去寻找老师,一同煮茶吟诗直到夕阳西下。
注释
懒:懒惰,不愿意。
紫衣:紫色官服,代表官职。
虚堂:空荡的屋子。
藜:藜杖,古人常用来行走。
龙阙:皇宫,代指朝廷。
烟霞:山林云雾,象征隐居生活。
虎溪:传说中贤者谢灵运与陶渊明曾共饮虎溪,象征高雅的隐士交往。
睡起:醒来。
晓窗:早晨的窗户。
风淅淅:微风轻轻吹过。
病来:生病时。
乘兴:兴致勃勃。
师:老师。
煮茗:煮茶。
日西:太阳西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深切情感。开篇“懒向人前著紫衣,虚堂闲倚一条藜”展现了僧人在佛殿中悠然自得的情景,着紫衣不为人知,虚堂之中只是依靠一根木条而已,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传达了一种出世的宁静与淡泊。

“虽承雨露居龙阙,终忆烟霞梦虎溪”表明僧人虽然住在高耸的楼阁中,但内心深处却对远方山林中的烟霞和虎溪依然怀念。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留恋,更是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睡起晓窗风淅淅,病来深院草萋萋”则是僧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写照。清晨醒来,感受到的是窗外细雨带来的凉意;而疾病缠身时,院中的野草却随季节的更迭而生长,这些都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过程。

最后,“有时乘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描绘了僧人在心情舒畅时,会外出寻访高僧,或者与师兄弟共同品茶吟诗,直至太阳落山。这不仅是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也是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中国古代僧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喜骆鹭汀七十有一·其二

曾闻万事足,能弃一官归。

先饭今犹健,遐龄古已稀。

尊中郑虔酒,膝下老莱衣。

更有西园叟,年年共采薇。

(0)

登浚县文昌阁

杰阁岧峣倚翠微,寒烟衰草正离离。

姬封百里馀清卫,禹迹千年只大伾。

涉世谁分薪者梦,忧天徒切杞人悲。

凭高北望频翘首,何处彤云是禁闱。

(0)

同诸君游圭峰寺时重九后二日

绝巘县云峻,禅宫拂斗回。

藤缘芳径入,石溜镜池开。

树郁千章合,芲涵百和来。

城阴飘磬铎,海气澹楼台。

节踰茱萸候,欢深竹叶杯。

人天欣赏地,俱属郢中裁。

(0)

杨年伯太封君寿六十

命服辉潜德,幽人自吉贞。

报君欢有子,正俗乐无名。

爱日巴中远,瞻云颖上情。

焉知救饥溺,偏胜九霞觥。

(0)

丁祀师祠恭纪·其三

嗟予何弗类,扫门自壮岁。

忽忽强以衰,何能无罪悔。

时时聚天伦,加额谢明诲。

但存平等心,可以陶万类。

(0)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少年何所事,黾勉事六经。

行行向不惑,恍惚犹无成。

不如且置之,待我问五更。

睡起理巾栉,舒徐步前庭。

茉莉花正开,好鸟时一鸣。

此外未或知,聊以适吾情。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