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何弗类,扫门自壮岁。
忽忽强以衰,何能无罪悔。
时时聚天伦,加额谢明诲。
但存平等心,可以陶万类。
嗟予何弗类,扫门自壮岁。
忽忽强以衰,何能无罪悔。
时时聚天伦,加额谢明诲。
但存平等心,可以陶万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华逝去的感慨与自我反思。首句“嗟予何弗类,扫门自壮岁”中,“嗟”字传达出诗人对于自己不同于常人的命运或经历的感叹,而“扫门自壮岁”则暗示了他年轻时的某种成就或辉煌,可能是在事业或家庭方面的。接下来的“忽忽强以衰,何能无罪悔”两句,诗人表达了岁月流逝带来的衰老感,以及在面对岁月无情时内心的挣扎和自我反省,暗示了他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和可能存在的遗憾。
“时时聚天伦,加额谢明诲”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通过“谢明诲”(感谢教诲)表达了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可能暗含了对长辈智慧和经验的尊重与学习。最后,“但存平等心,可以陶万类”一句,诗人提出了保持一颗平等之心的重要性,认为这样的心态能够影响和启迪万物,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程的深刻感悟,从个人的衰老、反思到家庭的温暖、感恩,再到对社会和谐的追求,情感丰富,哲理深沉。
勤民重农功,稽典肇雩祭。
圣训必躬亲,频年谨从事。
北方春旱多,率似成常例。
龙见未届期,祈请先小祀。
南郊步祷时,忸怩责躬备。
去岁蚤邀眷,首夏甘霖赐。
麦无禾则有,已是叨明惠。
今年乃更幸,膏泽春常暨。
孟夏月之朔,优渥远尔逮。
抚时举常雩,斋居切虔致。
受宠宜若惊,此理无巨细。
广殿引薰风,罘罳晃新霁。
慰惧两相萦,要矣终年计。
策骑循羊肠,盘纡历嶕峣。
却望挂月峰,耸入云端遥。
阳阿泉已壮,阴崖雪未消。
精舍枕林楚,蔽亏古木乔。
远闻疏钟声,下见幡影飘。
揽结既云富,仆御亦已劳。
此间泉石佳,小憩山僧寮。
海棠开笑靥,杏花剪绛绡。
未见天女散,得毋谷神要。
问其意云何,报我今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