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沧江月,波清说向谁。顶门须更下金槌。
只恐风惊草动、又生疑。金雁斜妆颊,青螺浅画眉。
庖丁有底下刀迟。直要人牛无际、是休时。
万里沧江月,波清说向谁。顶门须更下金槌。
只恐风惊草动、又生疑。金雁斜妆颊,青螺浅画眉。
庖丁有底下刀迟。直要人牛无际、是休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南柯子·南歌子(其二)》。诗中以万里沧江的月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哲思。"波清说向谁",描绘了月光洒在平静江面的情景,却无人可诉说,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绪。"顶门须更下金槌",可能象征着诗人决心打破某种困境,但又担心微小的风吹草动会引起新的困扰。
接下来的"金雁斜妆颊,青螺浅画眉",运用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女子的妆饰,形象地展现了月色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庖丁有底下刀迟",引用《庄子》中的典故,表明诗人希望达到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顺应自然的境地。
最后两句"直要人牛无际、是休时",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共处、无争无扰的理想状态的追求,认为只有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境地,才是真正的休息之时。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优美,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意境深远和哲理韵味。
鹫岭双开小梵天,香灯处处可随缘。
娑罗影半侵书阁,檐卜花偏泥酒禅。
远目正当春雁后,乡心多在海云边。
谁操杖履供游兴,绛帐诸生有郑玄。
野次招携得,閒门少送迎。
枯杨村径出,残芰水云平。
藜杖称居士,莲峰接化城。
雕菰留客饭,青李逊书名。
灯火曾天竺,琴尊忽帝京。
干戈经惨怆,岁月苦峥嵘。
澼絖千金直,龙渊片羽轻。
虽然朱履贵,能免布衣情。
秋序黄花发,他乡白发生。
纵横怜计拙,沦落赖诗成。
湖海扁舟足,乾坤一马并。
兹辰无浊酒,慷慨意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