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西风,何处问、隋家宫阙。
徒徙倚、竹西歌吹,雷塘烟月。
舞袖影随莹火暗,棹讴声逐龙舟没。
最伤心、一片玉钩斜,埋香骨。更乍起,悲笳咽。
人未散,哀筝急。看残脂胜粉,淡妆浓抹。
绣帓依徊三妇艳,华灯冷落千门寂。
笑樊川,空自许多情,肠堪结。
落日西风,何处问、隋家宫阙。
徒徙倚、竹西歌吹,雷塘烟月。
舞袖影随莹火暗,棹讴声逐龙舟没。
最伤心、一片玉钩斜,埋香骨。更乍起,悲笳咽。
人未散,哀筝急。看残脂胜粉,淡妆浓抹。
绣帓依徊三妇艳,华灯冷落千门寂。
笑樊川,空自许多情,肠堪结。
这首《满江红·广陵吊古》由清代诗人王允持所作,描绘了对扬州(广陵)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
开篇“落日西风”,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夕阳西下,秋风萧瑟,为整首词定下了哀伤的基调。接着“何处问、隋家宫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寻与失落感。隋家宫阙,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兴衰。
“徒徙倚、竹西歌吹,雷塘烟月”几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景象——竹西的歌舞升平,雷塘的烟波画船,与眼前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历史的无情与世事的无常。
“舞袖影随莹火暗,棹讴声逐龙舟没”描绘了往日的欢愉场景已成过往云烟,只有萤火虫的微光和渐行渐远的龙舟声,暗示着繁华不再,只剩下淡淡的哀愁。
“最伤心、一片玉钩斜,埋香骨”直接点明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玉钩斜是扬州的一个地名,这里借指埋葬古人遗骨的地方,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人物的深深哀悼。
接下来,“更乍起,悲笳咽”、“人未散,哀筝急”两句,通过乐器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痛记忆。
“看残脂胜粉,淡妆浓抹”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的变迁比作女子化妆的变化,暗示了时代的更迭与人物命运的起伏。
“绣帓依徊三妇艳,华灯冷落千门寂”描绘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冷清,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历史的沧桑与世事的无常。
最后,“笑樊川,空自许多情,肠堪结”以樊川(唐代诗人杜牧的别称)为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情感的共鸣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自身情感的反思,以及对历史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既有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伤,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吊古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