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风光图,充满了静谧与孤独之感。诗人以深沉而细腻的情怀观察着自然界的变迁,抒发出了对孤独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
首句“清秋望不极”,即是表达了诗人在深秋时节,对远方景物的无限眺望。秋天的景色往往给人以清澈、明朗之感,故称“清秋”。而“望不极”则表现了诗人的视线和心境都达到了一种超越极限的境界。
接着,“迢遰起曾阴”,则是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一丝忧郁。这里的“迢遰”指的是时间的悠长,“曾阴”则暗示着光线的减弱,给人以时光易逝、光阴荏苒之感。
第三句“远水兼天净”,写出了远处的水面与天空相连,一片清净无染。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整体意境的宁静与淡远。
第四句“孤城隐雾深”,则是将视线转移到了一座被雾气笼罩的孤独小城。这一句增添了诗中的静谧和神秘色彩,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
接下来的“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沈”,是对秋天景色的进一步描写。树叶稀疏,风吹过时带走了更多的落叶;山峦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深邃,这些细节都在强化着季节的氛围和诗人的情感。
最后,“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则是通过鸟儿的动态来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孤寂的情怀。白鹤作为孤独的象征,它归巢的迟缓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的价值;而黑鸦充斥于林间,给人以深夜将至、世界渐入沉默之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孤独情怀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静观自然的心灵境界。
小院春流,曲房香转,十二银屏如昼。
旧恨眉消,新愁梦结,又到看花时候。
听绕帘莺语,尽抵得、笙歌吹奏。
也应记取宵寒,东风摧换清漏。
堪忆去年人瘦,但玉镜成非,画阑依旧。
觅语回肠,迎姿送目,欢恨够人消受。
暗识情如水,正不断、欲平还皱。薄幸谁知?
啼痕空染襟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