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望》
《野望》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0)
注释
迢遰:即迢递,遥远貌。
曾阴:重叠的阴云。
曾,层。
兼:连着。
天净:天空明净。
迥:远。
归何晚:为何回得晚。
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翻译
秋天一眼望去清旷无极,遥远的阴云重重叠叠。
水天相接的地方一片明净,孤城外云雾缭绕。
稀疏的树叶在秋风中更快脱落,夕阳刚刚沉入高远的山。
孤独的白鹤为何回的这么晚?要知道黄昏时乌鸦早已宿满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风光图,充满了静谧与孤独之感。诗人以深沉而细腻的情怀观察着自然界的变迁,抒发出了对孤独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

首句“清秋望不极”,即是表达了诗人在深秋时节,对远方景物的无限眺望。秋天的景色往往给人以清澈、明朗之感,故称“清秋”。而“望不极”则表现了诗人的视线和心境都达到了一种超越极限的境界。

接着,“迢遰起曾阴”,则是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一丝忧郁。这里的“迢遰”指的是时间的悠长,“曾阴”则暗示着光线的减弱,给人以时光易逝、光阴荏苒之感。

第三句“远水兼天净”,写出了远处的水面与天空相连,一片清净无染。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整体意境的宁静与淡远。

第四句“孤城隐雾深”,则是将视线转移到了一座被雾气笼罩的孤独小城。这一句增添了诗中的静谧和神秘色彩,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

接下来的“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沈”,是对秋天景色的进一步描写。树叶稀疏,风吹过时带走了更多的落叶;山峦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深邃,这些细节都在强化着季节的氛围和诗人的情感。

最后,“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则是通过鸟儿的动态来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孤寂的情怀。白鹤作为孤独的象征,它归巢的迟缓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的价值;而黑鸦充斥于林间,给人以深夜将至、世界渐入沉默之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孤独情怀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静观自然的心灵境界。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河传·其一

华堂张燕。向尊前妙选,舞裙歌扇。

彼美个人,的的风流心眼。恨寻芳来晚。

曲街灯火香尘散。犹约晨妆,一觇春风面。

惆怅善和坊里,平桥南畔。小青楼、帘不卷。

(0)

拟阮步兵夜中不能寐

夜久不成梦,张灯开故书。

清霜屏云物,有月来庭除。

良时怅难再,不与佳人俱。

掩卷长太息,望子城之隅。

(0)

探春慢

小院春流,曲房香转,十二银屏如昼。

旧恨眉消,新愁梦结,又到看花时候。

听绕帘莺语,尽抵得、笙歌吹奏。

也应记取宵寒,东风摧换清漏。

堪忆去年人瘦,但玉镜成非,画阑依旧。

觅语回肠,迎姿送目,欢恨够人消受。

暗识情如水,正不断、欲平还皱。薄幸谁知?

啼痕空染襟袖。

(0)

送江与京归山阳

山阳泽国四无山,百雉危城两水关。

杨柳遥知紫极路,沧波长羡白鸥闲。

病来药裹为吾累,兴尽渔舟送子还。

风月异时何限思,区区并入尺书间。

(0)

示王泌

违离南北几星霜,短发萧萧带尺长。

执戟郎效官落拓,楚丘生触绪悲凉。

双凫乘雁谁比数,拉虎批熊犹健彊。

端恨养疴妨废酒,樽前都属个侬狂。

(0)

答陈传道五首·其五

倒橐黄金尽,方悲行路难。

桂薪炊玉粒,可是乐长安。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