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谢皋羽墓·其一》
《谒谢皋羽墓·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君事文丞相,曾蒙国士知。

漆身追豫让,埋骨傍要离。

露夕鹤巢冷,风秋猿啸悲。

墓前谁拜手,露滴白杨枝。

(0)
鉴赏

此诗《谒谢皋羽墓(其一)》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谢皋羽墓的凭吊,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君事文丞相,曾蒙国士知”,以“文丞相”暗指谢皋羽,表明他曾经得到过国士的赏识与器重,奠定了一种高洁人格的基础。这里的“国士”不仅指出了谢皋羽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暗示了他与文天祥等历史名臣的相似之处,即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民族气节。

颔联“漆身追豫让,埋骨傍要离”,运用了两个典故来进一步刻画谢皋羽的形象。豫让是战国时期的刺客,为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不惜自残身体,最终刺杀赵襄子以殉主;要离则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为了报答公子光的恩惠,不惜牺牲自己,刺杀庆忌。这两则故事都体现了主人公对于恩人的忠诚与报答,而将谢皋羽与豫让、要离并提,意在强调他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颈联“露夕鹤巢冷,风秋猿啸悲”,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肃穆的氛围。露夜的寒冷、鹤的孤独、秋风的凄厉以及猿猴的哀鸣,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哀伤与怀念的画面,象征着对谢皋羽英灵的悼念与缅怀。

尾联“墓前谁拜手,露滴白杨枝”,将视线聚焦于谢皋羽墓前,提出一个疑问:在这样的时刻,会有谁前来祭拜,表达对这位先贤的敬仰与怀念?这一问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人物价值与后人纪念方式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谢皋羽生平事迹的回顾与墓地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尚品德与英勇行为的深刻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忠诚、牺牲精神的颂扬。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和友人閒居之作

夜里删诗日看山,纵然忙杀也清閒。

从教花落休开径,除却僧来即闭关。

性好积书终是癖,身无小病怕成顽。

幽栖未尽声闻累,鹤舞??鸟语蛮。

(0)

雨中舟行

天阔雨冥冥,孤帆过驿亭。

云吞江树白,雾失晓峰青。

岸鸟迎船湿,河鱼出网腥。

生涯多少恨,无处异飘萍。

(0)

枝江紫山怀古

赤甲青江天半垂,紫山黄叶正离披。

高鸿已托长风翼,下泽谁听短笛吹。

地接山回秦避路,云颓天回汉留祠。

周郎陆弟名空在,细雨荒台猎罢时。

(0)

汉阳感旧

泊天白浪净无尘,惟有孤峦塞去津。

芳草偏怜衡处士,桃花不梦息夫人。

江头鼓枻机全息,汉上题襟迹已陈。

屈指光阴今二纪,无情痴泪漫沾巾。

(0)

由草市至汉口小河舟中杂咏二首·其一

陵谷千年变,川原未可分。

长湖百里水,中有楚王坟。

(0)

次韵寄子柔兄兼柬所亲

东林还往近如何,客里春寒忽忽过。

望远不堪芳草遍,开书应对落花多。

天边帆影扬州路,雪后江声滟滪波。

为报心情萧飒尽,相逢无复旧悲歌。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