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春流,曲房香转,十二银屏如昼。
旧恨眉消,新愁梦结,又到看花时候。
听绕帘莺语,尽抵得、笙歌吹奏。
也应记取宵寒,东风摧换清漏。
堪忆去年人瘦,但玉镜成非,画阑依旧。
觅语回肠,迎姿送目,欢恨够人消受。
暗识情如水,正不断、欲平还皱。薄幸谁知?
啼痕空染襟袖。
小院春流,曲房香转,十二银屏如昼。
旧恨眉消,新愁梦结,又到看花时候。
听绕帘莺语,尽抵得、笙歌吹奏。
也应记取宵寒,东风摧换清漏。
堪忆去年人瘦,但玉镜成非,画阑依旧。
觅语回肠,迎姿送目,欢恨够人消受。
暗识情如水,正不断、欲平还皱。薄幸谁知?
啼痕空染襟袖。
这首《探春慢》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袁克文所作,描绘了春天小院中流转的景色和词人心中的情感波澜。开篇“小院春流,曲房香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水潺潺、香气四溢的场景,营造出盎然生机。接下来,“十二银屏如昼”则暗示了环境的明亮与华丽。
词人借“旧恨眉消,新愁梦结”表达了心中的复杂情绪,既有旧日的遗憾,又有新的忧虑,而“看花时候”则点明了季节更迭,引发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莺语绕帘,虽不及笙歌热闹,却更能触动词人的内心深处。
“东风摧换清漏”一句,通过东风和漏壶的意象,暗示时光流逝,夜已深沉,词人感叹春夜的寒冷和时光的无情。“堪忆去年人瘦”承上启下,回忆去年的情景,对比今昔,更添伤感。
“玉镜成非,画阑依旧”描绘了物是人非的落寞,词人寻找往昔的欢愉,却只能在回忆中品味。“觅语回肠,迎姿送目”描述了情感的纠葛,欢笑与泪水交织,难以自持。“暗识情如水”以流水比喻情感的深沉与变化无常,而“薄幸谁知?”则表达了对对方的责备与自嘲。
最后,“啼痕空染襟袖”以衣袖上的泪痕收尾,形象地展示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人理解的孤独。整体来看,袁克文在这首词中以春天为背景,抒发了人生的哀乐与变迁,展现了词人的细腻情感和深沉思考。
望都门、满山晴雪,匆匆君又西去。
当时汉将征西幕,气压瘴江烟雨。还自许。
尽虎穴雄深,万里班超举。燕台再过。
甚牢落高情,霜风偃薄,似厌貂裘土。
弦歌事、正尔邯郸故步。功名从此轩翥。
一麾回首甘陵树,千室正歌来暮。须记取。
拊麾外催科,未碍阳城古。征鞍莫驻。
趁渭北春天,升堂拜慰,捧檄为亲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