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萧索。灯火新凉帘幕。翠被不禁临晓薄。
南楼闻画角。想见玉壶冰萼。一夜西风开却。
梦觉乌啼残月落。幽香无处著。
秋萧索。灯火新凉帘幕。翠被不禁临晓薄。
南楼闻画角。想见玉壶冰萼。一夜西风开却。
梦觉乌啼残月落。幽香无处著。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以"秋萧索"起笔,渲染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灯火新凉帘幕",通过夜晚的灯火和微凉的帘幕,暗示了主人公独处室内,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寒意。"翠被不禁临晓薄",进一步描绘主人公在黎明时分难以抵挡秋意,被子显得单薄,透露出一丝孤独与无奈。
"南楼闻画角",通过远处传来的号角声,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和军旅的气息。"想见玉壶冰萼",诗人想象远方的玉壶(可能象征高洁或远方的爱人)如冰晶般洁白,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一夜西风开却",西风带来了变化,不仅吹散了夜晚的凉意,也可能吹动了诗人的心绪。"梦觉乌啼残月落",梦醒后听到乌鸦的啼叫和月落的声响,更显孤独与凄凉。"幽香无处著",最后以幽香无处安放,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无法寄托的落寞。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又有对远方的思念和内心的孤寂。王庭筠的词风深情而内敛,这首《谒金门·赋玉簪》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