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开半树,香已遍晴春。
明月曾无夜,空山岂有人。
风惊飞瀑断,雪洒落花匀。
坐久石床暖,氤氲一气新。
白云开半树,香已遍晴春。
明月曾无夜,空山岂有人。
风惊飞瀑断,雪洒落花匀。
坐久石床暖,氤氲一气新。
这首诗描绘了吉祥寺中古梅在春日里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
首句“白云开半树”,描绘了春日里云雾散去,阳光照耀下的半树梅花,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布上的一抹亮色,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香已遍晴春”一句,点明了梅花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晴朗的春天之中,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明月曾无夜”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赋予了情感,暗示即使在夜晚,月光也如同白昼般明亮,强调了春天的光明与希望。而“空山岂有人”则表达了在如此宁静的环境中,似乎连人都不存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风惊飞瀑断,雪洒落花匀”两句,通过对比和动态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风吹动瀑布,似乎在空中断开,雪花均匀地洒落在花朵上,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寓意着万物生长的和谐与平衡。
最后,“坐久石床暖,氤氲一气新”描绘了诗人长时间坐在石床上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床变得温暖,周围的空气也充满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禅意的追求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白云际天隅,峰峰争秀出。
浩浩水石滩,归鸟时灭没。
我欲茅三间,巢此重叠峰。
我欲舟一叶,钓此苍茫中。
君从何处得此石,千岩万壑在方尺。
李成范宽格深秀,关仝荆浩骨峭特。
殆非一人之所能,欲穷其源不可得。
君言此物出零陵,远近来去皆天成。
是中能著元次山,刻诗勒颂留孱颜。
后来柳子曾作守,铭记摹写无遗闲。
二子去后精魄在,文章散落水石间。
鬼神往往窃馀巧,戏弄笔墨留斑斑。
赠我以作书砚屏,林风石月秋泠泠,萧斋静对如有聆。
元子柳子突出也大奇,今日之事我为之。
《潘少白前岁惠予零陵石一片方不及尺而文理巧秀有山水烟云之状予以作砚屏始成因赋长吟以遗之》【宋·舒岳祥】白云际天隅,峰峰争秀出。浩浩水石滩,归鸟时灭没。我欲茅三间,巢此重叠峰。我欲舟一叶,钓此苍茫中。君从何处得此石,千岩万壑在方尺。李成范宽格深秀,关仝荆浩骨峭特。殆非一人之所能,欲穷其源不可得。君言此物出零陵,远近来去皆天成。是中能著元次山,刻诗勒颂留孱颜。后来柳子曾作守,铭记摹写无遗闲。二子去后精魄在,文章散落水石间。鬼神往往窃馀巧,戏弄笔墨留斑斑。赠我以作书砚屏,林风石月秋泠泠,萧斋静对如有聆。元子柳子突出也大奇,今日之事我为之。
https://shici.929r.com/shici/DEqHUNm62X.html
常年此日正月吉,今年经闰腊月一。
岁阑喜展一月期,胜似戈挥鲁阳日。
搔头偶见鹜陈横,曝背闲看蜂衙出。
一冬妍暖三月晴,薄雪微雨麦垄青。
平皋十亩锄溉毕,明年拟取甔石赢。
归耕还有新权柄,向时樵长今里正。
弟侄推尊不敢辞,斗酒只鸡先自庆。
牧猪酿秫待诛求,卖田买钞博性命。
北人自好南人恶,人事纷纷天未定。
君不见唐任涛宋魏闲,因诗放后逢宽令。
绣帘垂,画堂悄,寒风淅沥。
遥天万里,黯淡同云羃羃。
渐纷纷、六花零乱散空碧。
姑射宴瑶池,把碎玉、零珠抛掷。
林峦望中,高下琼瑶一白。严子陵钓台迷踪迹。
追惜。
燕然画角,宝钥珊瑚,是时丞相,虚作银城换得。
当此际、偏宜访袁安宅。
醺醺醉了,任他金钗舞困,玉壶频侧。
又是东君,暗遣花神,先报南国。
昨夜江梅,漏泄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