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雨霏霏,樵苏向晚稀。
寒花秋尽发,孤鹤夜深归。
松定闻泉细,峰高见月微。
幽怀如有待,竟夕倚岩扉。
谷口雨霏霏,樵苏向晚稀。
寒花秋尽发,孤鹤夜深归。
松定闻泉细,峰高见月微。
幽怀如有待,竟夕倚岩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山谷夜晚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山谷的静谧与空灵。
首句“谷口雨霏霏”,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湿润与朦胧,雨雾缭绕在山谷口,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接着,“樵苏向晚稀”描绘了傍晚时分,山中砍柴的人们逐渐散去,山谷显得更加寂静。这一句通过人物活动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宁静感。
“寒花秋尽发”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山谷中的植物,尽管是秋天的末尾,但依然有花朵在寒冷中绽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坚韧精神的赞美。
“孤鹤夜深归”则以一只孤独的鹤在深夜归来,作为整个画面的点睛之笔。鹤的飞翔与归巢,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归宿的情感。
接下来的“松定闻泉细,峰高见月微”两句,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谷的静谧与神秘。泉水在松林间细流,月光在高耸的峰顶上显得微弱而遥远,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向往。
最后,“幽怀如有待,竟夕倚岩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许是心灵的慰藉,或许是某种超脱的领悟。整日倚靠在岩石的门扉旁,直到夜深人静,这种行为既是对外在世界的观察,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凉生秋早,正梧桐院落,风清月白。
帘卷香凝人笑喜,应是瀛洲仙谪。
云绕画梁,花明彩服,中有人华发。
恩袍蓝绿,高年况已逾百。
最是有子宜家,兰阶方竞,珠履延佳客。
好唤凌波来洛浦,醉促霓裳仙拍。
玉井开莲,金茎承露,莫惜金尊侧。
试占弧兆,祥光已映南极。
梁父吟,维山高高维水深。
白石烂兮饭牛曲,沧浪清兮鼓枻音。
艾薪岂不贤,反被妻子瘖。
投笔岂不壮,交友不谅心。
用则宗彝在东序,不用土缶埋汾阴。
梁父吟,问梁父,青史功名在何处。
长须旨酒置高堂,莫使青葵委零露。
临风惝恍歌一曲,凤舞鸾翔应箫玉。
林塘朱夏,雨过斑斑,绿苔绕地初遍。
叶底雏莺,犹记日斜春晚。
芙蕖靓妆红粉,傍高荷、闲倚歌扇。
轻风起,縠纹滟滟,翠生波面。
可是追凉月下,清坐久,微云屡遮星汉。
露湿纶巾,遥望玉清台殿。
白头共论胜事,须偿五湖深愿。
南枝好,有南飞乌鹊,绕枝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