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父吟,维山高高维水深。
白石烂兮饭牛曲,沧浪清兮鼓枻音。
艾薪岂不贤,反被妻子瘖。
投笔岂不壮,交友不谅心。
用则宗彝在东序,不用土缶埋汾阴。
梁父吟,问梁父,青史功名在何处。
长须旨酒置高堂,莫使青葵委零露。
临风惝恍歌一曲,凤舞鸾翔应箫玉。
梁父吟,维山高高维水深。
白石烂兮饭牛曲,沧浪清兮鼓枻音。
艾薪岂不贤,反被妻子瘖。
投笔岂不壮,交友不谅心。
用则宗彝在东序,不用土缶埋汾阴。
梁父吟,问梁父,青史功名在何处。
长须旨酒置高堂,莫使青葵委零露。
临风惝恍歌一曲,凤舞鸾翔应箫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高洁独立精神的向往。开篇“梁父吟,维山高高维水深”即设定了一个壮丽而又超脱尘世的画面,山高水深象征着一种精神的高度和深邃。
接下来的“白石烂兮饭牛曲,沧浪清兮鼓枻音”则是对这种环境中的一种宁静生活的描绘。白石可以坐,牛曲可以食,沧浪(泛指流水)清澈可听,枻音(竹木之声)悠扬,这些都是隐逸生活的美好写照。
然而,诗人通过“艾薪岂不贤,反被妻子瘖。投笔岂不壮,交友不谅心”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悲凉。即使品行高尚,也可能受到家庭的牵绊;即使才华横溢,也可能遭遇他人的误解。
“用则宗彝在东序,不用土缶埋汾阴”则表明诗人对于待人接物有自己的原则,既不愿将美好的东西埋藏起来,也不愿让糟粕之物见光。这里的“宗彝”和“土缶”象征着高尚与低俗的对比。
最后,“梁父吟,问梁父,青史功名在何处”是诗人对于历史功业和名声的追问。在长满酒香的高堂上,诗人并不希望自己的名字随风飘散,而是在悠扬的箫玉声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曲高歌。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独立和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于名利的超然态度。
问舟初立柳汀沙,云日昇空渌影斜。
诗橐耻随金埒客,蔬肠未厌玉川茶。
青湖波外方游女,翠幄丛间亦晚花。
小待春归箫鼓静,还容补被款禅家。
再次韵二首其二,尘中谁定免营营,鹭渚鸥沙且旧盟。
夙世林逋漫千首,逢人圆泽悟三生。
扣门喜共僧窗饭,斲句犹能镜样清。
身世已抛春梦外,更於文字措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