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荅徐广叔四问》
《荅徐广叔四问》全文
唐 / 灵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童子出家无第行,随师乞食遣称名。

长沙岂敢论年几,绛老惟知甲子生。

(0)
注释
童子:指年幼的修行者。
出家:离开家庭投入宗教生活。
第行:排名或顺序。
师:师父,指导修行的老师。
乞食:化缘,向人求取食物以维持生活。
遣称名:不需要报上名号。
长沙:地名,这里代指世俗社会或某地。
论年几:讨论年龄多大。
绛老:指高龄而有智慧的人,这里可能特指某位长者。
惟知:只知道。
甲子生:生于甲子年,甲子是中国干支纪年法的第一个,这里泛指具体的出生年份。
翻译
孩童离家修行无须排名次,跟随师父乞讨食物无需称呼姓名。
怎敢在长沙谈论年龄几何,只知生于甲子年的绛老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灵澈的作品,名为《荅徐广叔四问》。诗中描绘了一位年幼出家的僧童随师行乞食的情景,其无忧无虑,与世俗的计较相去甚远。

“童子出家无第行,随师乞食遣称名。”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僧童与世间儿童的不同。一般儿童在家中有固定的排行,而僧童则是随着师父四处游历,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只是在求食时被称呼以区分。

“长沙岂敢论年几,绛老惟知甲子生。”

这里的“长沙”指的是唐代名僧长沙祜,表达了诗人对其不敢与之论及年龄的敬意。而“绛老”则是对一位年迈之人的尊称,“甲子生”暗示这位长者出生于甲子年,即中国传统历法中的某一年份。整体上,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佛教中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出世的宗教情怀,以及对僧童纯真生活状态的描绘。

作者介绍
灵澈

灵澈
朝代:唐   字:源澄   籍贯:越州会稽(今绍兴)   生辰:746~816

灵澈(746~816),本姓汤氏,字源澄,越州会稽(今绍兴)人。云门寺律僧,驻锡衡岳寺。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
猜你喜欢

诗偈·其四十二

一宿复一宿,光阴渐渐促。

报你心王道,依智莫依识。

依智见真佛,依识入地狱。

若沦六趣中,受苦无时足。

(0)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

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

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

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0)

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

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

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

纳凉风飒至,逃暑日将倾。

便就南亭里,馀尊惜解酲。

(0)

赠道月上人

僧貌净无点,僧衣宁缀华。

寻常昼日行,不使身影斜。

饭朮煮松柏,坐山敷云霞。

欲知禅隐高,缉薜为袈裟。

(0)

相和歌辞.怨诗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0)

征妇怨·其二

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

中门踰有时,渔阳长在眼。

生在绿罗下,不识渔阳道。

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