绨袍倦晴昼,看落瓶中花。
朝来借长鞭,走踏平堤沙。
杏园一片白,不辨枝横斜。
嗟余出最晚,犹及见春华。
绨袍倦晴昼,看落瓶中花。
朝来借长鞭,走踏平堤沙。
杏园一片白,不辨枝横斜。
嗟余出最晚,犹及见春华。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杏园诗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闲适而略带遗憾的春日画面。诗人穿着绨袍,在晴朗的白天感到有些疲倦,于是停下来看瓶中的花朵凋零。他借来长鞭,信步走到河边的平堤上,欣赏着眼前的一片杏花。杏花如雪,洁白无瑕,连树枝都难以分辨,显示出春天的盛景。
诗人感叹自己来得稍迟,却还能赶上这春天的繁华。整首诗通过个人的行踪和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易逝、春光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孟尝生五日,白首叹遭逢。
灯火残编雨,齑盐短褐风。
八天下雕鹗,半水偃蛟龙。
原上诸生哭,黄花衰草中。
世以千金重,谁能学隐君。
一门名似雨,满座客如云。
志愿生无憾,声华死有闻。
韩碑照原草,含笑有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