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全文
清 / 阮恩滦   形式: 词  词牌: 燕春台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

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

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

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

青山无恙,哀弦豪竹都休。

罗绮云稠,笑无端、极目凭楼。惹闲愁。

几多鳞爪,惊起沙鸥。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平山堂观赏龙舟竞渡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面的烟景、笙歌与龙舟的动态之美。首句“高阁凌霄,长坂掣练”以夸张的手法,将观景点置于高处,视野开阔,仿佛一条白练在远处蜿蜒,预示着即将展开的龙舟比赛的壮观景象。

接着,“正逢竞渡芳游”点明了活动的主题——龙舟竞渡,正值春末夏初,景色宜人,人们在此欢聚一游。诗人通过“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描绘了龙舟在湖面上的动态,旗帜飘扬,龙舟穿梭,场面热烈而充满活力。

“满湖烟景齐收”一句,将湖面的烟雾与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朦胧而和谐的美。接下来,“沸笙歌、乱逐中流”则生动地描绘了湖面上音乐与歌声交织,随波逐流的热闹情景。通过“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诗人进一步刻画了龙舟划动时的激烈与气势,仿佛春雷般的鼓声与波浪的起伏相呼应,展现出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这一段,诗人回忆往昔,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美好时光的怀念。柳树依依,仿佛见证了过往的欢乐与故事,如今却只剩下雪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淡忘。

“青山无恙,哀弦豪竹都休”则转而抒发了一种超脱的情感,青山依旧,但过去的欢声笑语已不再,哀弦与豪竹的乐声也已消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罗绮云稠,笑无端、极目凭楼。惹闲愁。几多鳞爪,惊起沙鸥”描绘了人群如云,笑声不断,人们倚楼远眺,心中却生出几分闲愁。几只沙鸥被这热闹所惊扰,飞起于水面,增添了几分自然界的生机与灵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龙舟竞渡的壮观与热闹,更蕴含了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阮恩滦
朝代:清

江苏仪徵人,字湄川。阮元孙女,杭州诸生沈霖元室。善书画,嗜琴,人呼琴女。有《慈晖馆诗钞》。
猜你喜欢

失题三首·其二

望断水云千里,横空一抹晴岚。

不见邯郸归路,梦中略到江南。

(0)

春帖子词:皇太妃阁五首·其三

孝心日奉东朝养,俭德应师大练风。

太史新年瞻瑞气,四星明润紫宫中。

(0)

次韵王震

携文过我治平间,雾豹当时始一斑。

闻道吹嘘借馀论,故教流落得生还。

清篇带月来霜夜,妙语先春发病颜。

诗酒暮年犹足用,竹林高会许时攀。

(0)

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

花时腊酒照人光,归路春风洒面凉。

刘氏宅边霜竹老,戴公山下野桃香。

岩头匹练兼天净,泉底真珠溅客忙。

安得道人携笛去,一声吹裂翠崖冈。

(0)

无题

农夫只合老山林,辜负时卿一寸心。

老矣不堪持手板,死时何用覆斜衾。

有人称善名非细,对客无惭乐最深。

回首暮云天黯淡,谁能更听伯牙琴。

(0)

行路难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敝裘羸马苦难行,僮仆尽饥少筋力。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