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敝裘羸马苦难行,僮仆尽饥少筋力。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敝裘羸马苦难行,僮仆尽饥少筋力。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十年未能归家的辛酸与艰难。开篇“湘东行人长叹息”便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旅途中的苦楚。"敝裘羸马苦难行,僮仆尽饥少筋力"生动地描绘出行者衣衫单薄、坐骑瘦弱以及随从饱受饥饿、体力枯竭的境况。
接着,“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表达了家中的财富耗尽,以及壮年男女因贫困而失去活力的凄凉景象。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隅。
最后,“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中的“龙蟠”通常指的是装饰品或宝物,此处用以比喻那些失去光彩、沦为尘土的辉煌事物。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昔日荣耀无法再现以及个人抱负难以实现的无奈与悲哀。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郁情绪,反映出作者对于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无法重现的哀愍。通过对旅途苦难和家国凋敝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时代的沧桑感和个人的悲凉情怀。
宋家累叶全盛帝,宽大实皆称令主。
百姓牛马遍阡陌,太仓米粟忧红腐。
宣和以来遂多事,呜呼烂费如沙土。
海石江花涌国门,离宫别殿谁能数。
群臣谀佞秪自讦,天下骚然始怨苦。
正月十四十五间,有敕大驾观鳌山。
万金为一灯,万灯为一山。
用尽工匠力,不破君王颜。
此时上御宣德门,乐动帘开见至尊。
奔星忽经于御榻,明月初上堆金盆。
倾城呼噪声动地,可怜今夜鳌山戏。
窈冥幻巧百怪聚,金蛾翠管堪垂泪。
借问幸臣谁,云是李师师。
外有蔡京与蔡攸,夹楼锦幄罗公侯,丞相之幄当前头。
奚儿腰带控紫骝,如花少女擎綵毬。
但闻楼上唤楼下,黄帕笼盘赐玉羞。
月高鸣鞭至尊起,幄中环佩如流水。
争道齐驱辇路窄,寺桥窈窕尘埃白。
火树龙灯又一时,千光万焰天为赤。
常言宴安成祸基,从来乐极还生悲。
君看二帝蒙尘日,数月东京荒蒺藜。
《观灯行》【明·李梦阳】宋家累叶全盛帝,宽大实皆称令主。百姓牛马遍阡陌,太仓米粟忧红腐。宣和以来遂多事,呜呼烂费如沙土。海石江花涌国门,离宫别殿谁能数。群臣谀佞秪自讦,天下骚然始怨苦。正月十四十五间,有敕大驾观鳌山。万金为一灯,万灯为一山。用尽工匠力,不破君王颜。此时上御宣德门,乐动帘开见至尊。奔星忽经于御榻,明月初上堆金盆。倾城呼噪声动地,可怜今夜鳌山戏。窈冥幻巧百怪聚,金蛾翠管堪垂泪。借问幸臣谁,云是李师师。外有蔡京与蔡攸,夹楼锦幄罗公侯,丞相之幄当前头。奚儿腰带控紫骝,如花少女擎綵毬。但闻楼上唤楼下,黄帕笼盘赐玉羞。月高鸣鞭至尊起,幄中环佩如流水。争道齐驱辇路窄,寺桥窈窕尘埃白。火树龙灯又一时,千光万焰天为赤。常言宴安成祸基,从来乐极还生悲。君看二帝蒙尘日,数月东京荒蒺藜。
https://shici.929r.com/shici/vbbFDmv.html
将军开国弓剑传,子孙章甫能朝天。
相国沉冥二十年,怀宝弗售人所怜。
飞缨跃马赫动地,公也视之如浮烟,雅歌日醉金尊前。
生有三男子,不令学剑令青编。
大郎早蹑黄金榜,声名佐郡青云上。
二郎秾郁更英特,掇青拾紫犹翻掌。
三郎年十馀,头颅角崭如。
拱立向人前,解背经与书。
二郎昨别我,云将还故乡。
马蹄驰逐秋槐黄,龙泉出匣光自射,骅骝历块畴能当。
连翩骑从喧皇州,春风紫陌行鸣驺,生儿当如孙仲谋。
于嗟相国胡所忧,浊醪惟恨不满瓯。
听我王郎行,我行还自歌。
何以赠之珊瑚柯,又何赠之玉山禾。
愿郎归,白玉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