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趋省寺,未得向田庐。
辟掾凭三语,逃禅学六如。
朱门人似隐,白社客犹居。
傥有梅花信,无忘蓟北书。
偶来趋省寺,未得向田庐。
辟掾凭三语,逃禅学六如。
朱门人似隐,白社客犹居。
傥有梅花信,无忘蓟北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答豫草五宗侯五首(其四)答佳甫》。诗中描绘了诗人偶至官署,未能归乡的情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偶来趋省寺”,诗人偶然来到官署,暗示了公务繁忙的生活状态。接着“未得向田庐”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田园生活的心愿。接下来的两句“辟掾凭三语,逃禅学六如”,运用了典故,以“辟掾”指代官职,“三语”和“六如”分别出自佛教和禅宗的教义,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在官场,但内心追求的是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朱门人似隐,白社客犹居”两句,通过对比官场与民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朴素、自由生活的向往。“朱门”象征着富贵豪华的生活,“白社”则代表了民间的简朴生活。诗人似乎在说,尽管官场看似繁华,但内心却更倾向于那种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傥有梅花信,无忘蓟北书”,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梅花常被视为冬日的使者,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蓟北书”则可能指的是来自北方友人的书信。这两句诗意味着,即使身处忙碌的官场,诗人也不会忘记与远方朋友的联系,期待着能够收到友人的消息,表达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虎林戒行李,返舟停霅水。
旋从姑苏城,一水达都鄙。
中经江淮河,西自楚豫起。
军储四百万,私运亦称此。
平江信多劳,宋公良比美。
万安通夏镇,余亦从经纪。
至今三纪馀,舳舻争逦迤。
飞挽古未有,陵园亦宁只。
乃知故与利,子舆言有以。
纷纷泇莱议,拘曲终当已。
谁其浚二洪,行险深见底。
水繇地中行,陵运咸永倚。
往来亦利涉,朝贡疾如矢。
舍此谈他途,如车轻弃轨。